等也是十分奇怪,看这种作物,应该是菜类的一种,但蔬菜是无法长时间保存,也不容易填饱肚子,是无法作为主粮种植的。
如今红薯种植已经不是秘密了,江乌卫甚至经常捉到从旁边洪洞郡过来偷取红薯苗的百姓。
不过楚河倒是没有严惩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生活所逼,就算把红薯偷走,也只能当成普通的果腹之物。
不知道存储方法,不知道怎么加工为薯粉,红薯是不能长时间保存,只能当作辅食,但多少可以让洪洞郡的百姓生活过得好一下。
天水郡和洪洞郡,只有一河之隔,百姓的生活可是天差地别。
南蛮军只顾着打仗,自是没有多少精力落在民生方面,洪洞郡本来就经受战火摧残,青壮损失惨重,大部分田地荒废,再次开垦难度不小,又需要缴纳沉重的赋税,生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天水郡这边,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楚河从南蛮军手中换到了巨量的米粮,百姓只种植红薯,收成之后,可以请官府代为制成薯粉,只需要付出三分之一的红薯作为加工费,也可以用红薯兑换米粮,三斤红薯换一斤大米。
如今天水郡内,山匪强徒基本绝迹,又无须担心战乱,百姓安心劳作,时不时参与卫所的训练便可,虽然三斤红薯换一斤米粮,但对比起红薯的产量,百姓得到的粮食,可比以前多了许多。
加上天水郡全郡,田地赋税也轻,那些家中有人参与了凤来县大战的,田地更是五年免税,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常定军能让百姓过得更好,自然越发得到百姓的拥戴。
听得况濮好奇的询问红薯的情况,丁猛笑着说道:“这是楚帅发现的红薯,底下生长着块茎,产量极高,薯藤叶子等也可以食用,我们天水郡多次地方都已经种植了这种作物,以后不愁粮食不够。”
况濮见到丁猛没有隐瞒,略微诧异,按照道理真有如此高产作物,肯定是要极力隐藏起来的。
他略微迟疑了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