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动手的。
明明自己的兵力就不如对方,还分散兵力,正面硬抗,绝不是明智者的做法。
要不是恰好楚河实力大涨的回来,还吟唱出凤来三章、夏日绝句,常定军定然会被二十万黄巾军逐一击破,让楚河的心血化为乌有。
战后,姜维跟楚河说过这个问题,他也是看出了问题。
奈何当初楚河不在,姜维想劝说楚河也找不到人。
他到底年轻,威望不足,就算提议率领百姓撤退,躲避黄巾军的锋芒,定然也不会得到其他将领,尤其是常定系的官将同意,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实施坚守策略。
楚河麾下,勇悍的将领不少,但称得上智将的就姜维一个,天水郡的智囊军师几乎为零,从这里也知道为何楚河耗费大量的唇舌,意图招揽到董厥和况濮了。
以常定军现在的配置,当一个天水郡的土皇帝绝对没有问题,但要参与争霸天下的话,那是绝对不够的。
听得楚河用忍辱负重来形容自己,况濮等都是心中感慨,甚至有种委屈得想哭出来的感觉。
他们的观念和楚河不一样,一直觉得自己弃城逃走,是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抹掉的阴影,很清楚他们的作为,定然会遭到天下文人百姓的口诛笔伐。
这个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们心头,彼此之间都是很默契从不会谈论这个问题,想不到,到了天水郡,一个能为了治下百姓,与二十万黄巾军死磕的楚河,会如此理解他们。
楚河想了一下,随后又对董厥说道:“龚袭,按照我们常定军的规矩,新加入的,大多会从小兵做起。不过,你文武同修,素有大名,自是不能等闲对待。”
“正好,北都县的县令因病辞官归乡,龚袭可担任北都县令,兼职典武从事。”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一惊。
便是常定军的项熊、丁猛,还有陈桐等,都是吃惊的看着楚河,要不是楚河在常定军中威信极重,又是项家的家主,恐怕项熊等都已经忍不住出声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