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玄幻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58、大战前夕(兄弟们支持一下)(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黄巾军攻城战中,他也只是帮助击退了几次黄巾军的攻击,然后就不顾楚文楚武的挽留,在常定乡当一个启蒙夫子,如今的常定书院,便是祝盛一个人撑起来的。

    人各有志,楚河也没有勉强他。

    对祝盛这样的人才来说,组建常定书院,教导常定乡子弟修行文道,反而更能发挥他的作用。

    荆雄虽然有心仕途,不过最后还是拒绝了楚河许给他的双马县令之职,和祝盛的选择一样,进入常定书院教书育人。

    荆雄不得不为楚河考虑,毕竟常定军不是楚河一个人的私产,麾下诸多将领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不说抵抗黄巾军一役,其他的诸如训练军队,荡清山匪强徒,又或者打造兵甲,制造八牛破甲弩等,抑或是守卫边境,保护矿藏,修筑城墙等等,都是不轻的功劳。

    天水郡之所以有现在的一切,离不开众人的齐心合力,绝不是楚河一个人的功劳。

    一个董厥也罢了,若是再将荆雄抬上去,定然会损害楚河的威望,让人觉得楚河任人唯亲。

    若是荆雄在常定书院做出了成绩,再顺理成章的担任官职,才不至于引来闲话。

    不过,荆雄拒绝了楚河的提议,但他儿子荆放到底是叫过楚河一声楚叔的,楚河自然不会没有任何表示,最后将他安排在大同县,当了武清乡的乡正。

    荆放自小跟着荆雄休习易经之道,如今虽然只是养魄书生,但能力是有的,加上荆雄在背后的提点,想必不用多久,便可以再一步提升,当一县主簿问题不大。

    在这个讲究家族和背景的世界,如此照顾是在所难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楚家四兄弟妻子娘家那边的子弟族人不说,如曾经有恩姜维的程霄,如今便是大同县的书吏,还有武石柱几个投靠过来的族人,都安排在了常定军中,当了伍长什长的职位。

    另外一些军中将领的亲友同乡什么的,也各有安排。

    当然,真正有能力的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