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我需要两千万美元(第4/5页)
比如,卢允浩如果要搞一个外卖平台,基于他没经验、没团队,先给他一个五百万美元的天使轮估值就已经顶天了,然后投他一百万美元天使投资,占他20的股份。
这一百万美元,先让卢允浩拿去花,如果看着趋势还不错,即便这一百万没能赚钱回来,资本也会乐于再进行追加。
这样,卢允浩再融a轮的时候,估值或许会提升到两千万美元左右,资本可以再投给他四百万美元,再稀释他20的股份出来。
等a轮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卢允浩的项目运转还不错的话,那就要启动b轮融资,或者叫a+轮融资,这一轮估值或许会提高到五千万美元甚至更高,这时候,资本再投个千八百万美元,基本上就做到绝对控股了。
大部分的企业创始人,越往后做自己手里的股份越少,就是不断融资、不断稀释的结果。
比如上辈子两位马老板,在自己的公司里持股都不超过10,这就是被资本不断稀释后导致的。
卢允浩聪明就聪明在,他比绝大多数的人都更鸡贼。
鸡贼就是他能准确看到别人的痛点在哪,然后用自己肥胖而有力的手指头拼命去戳对方的痛点。
比如现在,他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开口要两千万美元,方平很有可能会请自己出去,于是他便含含糊糊的说了一个需要的资金会很高。
如果正常融资,天使轮靠项目创意,拿五百万美元估值、一百万美元投资就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卢允浩希望能够搏一把大的。
随即,他对方平说:“方总,这样的项目,要做就要兵贵神速,李牧那边已经起步,现在拿着足够多的资金奋起直追,追上的机率很大,但是如果要一点点的、反复不停的融资,那项目很可能会被融资流程拖死在半路上。”
说着,他又解释道:“您看,这个项目就像是开车赶路,如果备足了燃油,一口气马不停蹄的开下去,就能够取得最好的成绩,但如果油箱里的油料不足,每开一百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