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装两节五号电池那样,装进去就能跑,电动车大不了做个大一点的电池盒,多装点、装一堆进去就能跑了。
现在才大概明白,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郑超接着说:“现在几家厂商试制的锂电池组,容量还不到李牧他们电池组的一半,就频繁出各种问题,最严重的是一次直接在测试机上鼓包爆炸了,差点引发火灾,除此之外,什么过热、自燃、充不进去电,都是常事儿,已经司空见惯了,目前连一个能稳定行驶一百公里的锂电池组都还没搞出来。”
卢允浩沉默片刻,说:“那就先弄铅酸电池吧,大不了我们多投入一些,把换电的支撑做好,等电动车厂家把锂电池研发出来,我们再换。”
郑超说:“据我所知,电动车厂家基本上都要放弃研发了。”
“为啥?”卢允浩皱眉道:“这帮家伙也太没出息了吧?失败一两次就不搞了?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吗?当初我给南方英语的老板写自荐信、求职信还写了几次才成功,他们研发个破电池,这么点耐心都没有?”
“不是。”郑超解释道:“我听他们说,那意思是没什么市场空间,要是按照李牧那套硬件,就算没有技术门槛,一辆电动车的成本也比一辆125毫升的摩托还贵,如果没有企业采购,普通人也不会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辆电动车。”
“妈的我买啊!”卢允浩急道:“他们要是真能生产出指标跟李牧差不多的,我先买他三百辆,哦不,五百辆……”
郑超尴尬的说:“就这个研发难度,真研发出来之后,不卖五万辆,厂家估计都回不了本……”
如果研发成本投入一千万,卖五万辆的话,每辆车的研发成本就占两百,厂家很有可能回不来本,要是只能卖一万辆,每辆车研发成本就是一千块,那就更别想着能回本了。
所以,一万辆厂家都不会感兴趣,更别说卢允浩这五百辆了。
这时候,又一个以前同在南方英语的同事敲门进来,见两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