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年可以过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年头吧?”杨宁笑道:“我听说你们这里是锦衣侯的封邑,税收比其他地方要少许多。”
途中杨宁已经从顾清菡口中知晓,锦衣侯的三千户封邑,一切税收俱都是由锦衣侯所控制,在税收方面,根本不受官府管治。
大楚皇帝对百姓倒也颇施仁政,早些年按照三成的比例收税,不过近些年战事频繁,税收也涨到了四成,而锦衣侯所属的三千户封邑,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两成收缴,雷打不动,帝国有封邑的臣子之中,锦衣侯所属封邑的税收绝对是最低的。
对锦衣侯来说,锦衣侯府从不是奢华铺张之地,而且所属封邑就在故土,土地上耕种的都是本土的父老乡亲,所以锦衣侯以封邑之便,也算是为本地的乡亲做了一番好事。
老汉只是笑笑,道:“能凑合着过吧。”
顾清菡此时也站在边上,她冰雪聪明,察言观色,听老汉说的勉强,便觉的其中有蹊跷,声音柔和问道:“老丈家里有几口人啊?”
“两个儿子,上上下下也有九口人。”老汉脸上带着笑。
“那家里有几亩田?”顾清菡毕竟是女人,不能像杨宁那样大大方方蹲着,只能站在老汉边上询问。
老汉抬手往前面指了指,“我家的田都在这里,有个八亩薄田。”
顾清菡微微颔首,她对这边的情况自然是颇有些了解,当年先帝赐下的封邑,都是挑选了比较好的田地,封邑三千户,并非只有每户一亩田,荆南属于产粮大区,这里田地颇多,在这里的百姓,多的能有个十亩田上下,最少的也能有个四五亩田地。
这老汉家有八亩田,也算是个比较殷实的农家。
“这一亩田一年下来,能打多少粮食?”顾清菡仔细询问道。
老汉自然不会怀疑顾清菡另有它意,只以为是这两个外来人突然来了兴趣,解释道:“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不差,我这八亩田,每亩差不多也能有个两三石粮食。”
杨宁自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