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影响力(五)(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国家还不够乱么?

    但他的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却也让高文刚猝不及防,难以应对。他原本估摸着,奥斯曼帝国在前线战败,目前应该很困难,但这么一深入了解之下,他发现他这个“外人”对这个国家的了解确实还不够深入,对这个国家目前面临的糟糕局面估计不足。

    “二百万杜卡特的资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大维齐阁下想要我们现在就拿出来,这真的太困难了。”高文刚苦笑着说道。当然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讲明,那就是贷款都是需要抵押物的,奥斯曼人打算拿什么来做抵押?

    以奥斯曼帝国如此风雨飘摇的处境,即便挺过了眼前这一关,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将面临着在乌克兰、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等地区发生战事的可能(其实几乎是必然的),国家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财富和精力都将被消耗在上述地区。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拿什么来还钱?怕不是最后还是成为一笔烂账罢了,而且还是数额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万杜卡特的烂账,这个责任没人负担得起!因此,奥斯曼帝国若想取得这笔贷款——我们先假设东岸政府愿意贷——必须拿出足够的抵押物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

    因此,他很快就此委婉地向法希尔·穆斯塔法大维齐提了一下,并且表示二百万杜卡特的金额太大,东岸共和国虽然富庶,却也只可能承担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怕是还得找国际银行团想办法——当然东岸愿意为此牵头奔走,帮助奥斯曼帝国以更优惠的条件获取贷款,毕竟凭他们的渠道,怕是有些困难。

    穆斯塔法大维齐对此当然也是了然的,他同时也深知奥斯曼帝国偿还贷款的能力有限,因此抛出了苏伊士运河及铁路计划作为抵押的提议。另外他同时也表示,可以让东岸商品更深入地介入奥斯曼帝国市场,并且取得“针对其他国家商品的特别优势”,同时还可取得在黑海地区更多的自主权,比如有关克里米亚汗国方面的。

    说实话,这些条件都是东岸人非常垂涎的,也是他们往常所无法取得的,但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如何,真的很难估算。比如,东岸人就现阶段来说根本不想修什么苏伊士运河,撑死了将目前的木包铁铁路升级成轻轨罢了,这完全足够用了。再比如,获得在克里米亚汗国更大的自主权,你确定不是奥斯曼帝国看形势危急,俄国随时有下场的危险而拉人填坑吗?也就取得商品市场的优势有点意思,但这在短期内也看不到收益,长期的话未来谁知道什么情况?

    真正让东岸人感兴趣的,其实还是“接管”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改革大权,派遣顾问和学者,帮助这个老大国家改革自己落后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体制,以求取得国家层面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利益无疑是极为庞大的,而且会异常牢固,就是不知道奥斯曼人同意不同意了。

    当然不管如何,高文刚都会将这里发生的情况如实上报给本土,由执委会诸公定夺,因为这很明显超出了他的处理权限了。但在此之前,他似乎也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帮奥斯曼帝国拉一些小金额的贷款救救急,或者说服相熟的意大利商人前来奥斯曼帝国进行贸易,以给这个国家补充各类急需的物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