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杭州湾(二)(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易见的,柯永盛麾下的七千多人并不是什么三头六臂,除了他本部那两千多胶州兵还算能战以外,其余五千人都是稀松平常。在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后全线溃败,兵马损失过半后仓皇退守嘉兴县。

    9月13日,东岸大军攻破嘉兴县这座府城,柯永盛兵败自杀,剩下一千多残兵也尽数投降。王朝先部很多官兵因深恨这些胶州兵在福建对他们战友的屠戮。而泄愤杀了三百多名投降的柯永盛本部俘虏。

    打下嘉兴后,东岸大军再度登船,然后直逼兵力空虚的杭州城,一时间搞得杭州人心惶惶。张存仁召集城内士绅富户纳捐,招募勇士守城,但仍不能给人任何安全感。不过他们运气不错。适逢来自南京方面的援军赶到,刘海洋深感兵力不足,这才下令撤军。…

    不过就在张存仁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南边突然传来消息,鲁王部下阮进、张名振等人攻下健跳所。然后在附近攻城略地,一时间打下好大地盘。

    刘海洋闻讯后,劝阻了欲前往汇合的王朝先,然后率兵于9月25日再度于松江府境内登陆,掳掠一番调动清军(南京派来的援军)后,再度登船离去,并于十月上旬突然出现在了长江沿岸,兵临镇江府。让清军好一番鸡飞狗跳,顾此失彼。

    这个时候的南京,兵力已经相当空虚了。更别提紧临这里的镇江了。原本屯驻在这里的部队部分调往了江西支援济尔哈朗,部分南下支援杭州,剩下的兵力自保有余而进取不足,因此只能坐视东岸大军在附近乡间耀武扬威收集粮草。

    10月10日,东岸大军攻克了清兵把守的京口渡,清军败退前未及烧毁存放在这里的巨量漕粮和税银。因此全数落入了刘海洋、刘国昌、王朝先三人之手。这二十余万石米粮,以及数目多达四十五万两的税银。足足装满了十余艘1200吨级的机帆船,而东岸人也在这里转运了整整十多天。期间南京方面派过来部分军队试图夺回京口渡。但在有海军舰炮支援的东岸军队面前并未讨着好,狼狈退去。

    10月24日,在一把火烧掉京口渡后,东岸大军于月底再度乘船返回了杭州湾,兵力不足的清军疲于应对。原本形势还算不错、能够给清廷稳定提供粮饷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形势,竟然呈现出了渐渐崩解之势。

    不过这个时候,清军的好运气也渐渐来了。随着附近海面上东北风的吹起,最多时聚集在这里的数量多达18艘的1200吨级机帆船开始分批往烟台、济州、大泊等地驶去——一年一度的移民运输季又开始了。毕竟东岸人在远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移民,与清军交战还要算到其次了。

    这些船只离开后,机动能力大减的东岸军队再也无法自如地发起反击,因为他们此时只有四艘舰船(海军炮艇与一艘运煤船组队前往九江一带,袭击为济尔哈朗部转运物资的清军小船,拖其后腿)可以用来运输物资和人员了。而这显然也让原本疲于奔命的浙江清军暂时缓了一口气,得以从容调整布局。

    在看到黄衣贼水师船只北上后,王朝先觉得下面再也无甚搞头,因此在知会了刘海洋一声后,开始率军往舟山退去。该部两万余人(已扩军)稍事休整后将前往南边的健跳所,与张名振、阮进二人汇合。听说驻跸沙埕港的鲁监国也有意重返浙东,这样就更好了,大家合兵一块,粮饷暂时也不缺(前阵子缴获颇丰),正好可以图谋大业。

    而来自大顺的刘国昌、刘世俊、蔡华泽等人,则在东岸人的建议下退往了浙东宁波府一带。这里物阜民丰,地形绝佳,离舟山群岛也近,是可以当做根据地的所在。刘海洋建议他们征发民夫在余姚县通往鄞县的山间甬道内修建棱堡,这里地形狭小,棱堡修完后再架上大炮便可控制全局。清军如果不拔除这颗钉子的话,大股部队将再也不能轻松地进入宁波府腹地,这样一来,顺军也许便可以趁机盘踞在这里了。当然了,如果事有不谐,他们也大可以在东岸海军的协助下退回海上,方便得很。

    1649年11月初,就在南方的刘海洋绞尽脑汁想给清军制造麻烦的时候,在北方的山东战场,从山西返回的清军前锋也出现在了河南归德府与北直隶河间府境内,战云再一次笼罩在了山东上空。而东岸人当然也很快就发现了清军的动向,毕竟数万大军的动向是很难隐瞒的,东岸人按照事前制定的计划,开始收拾行装,做好了撤离济南城的准备。(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