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六章 劝阻(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好,有的动辄炸膛,显是没摸到其中的窍门,只能靠运气),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其最大的业务竟然是为现有的存量火炮配置火药、弹丸,然后就做不了别的事情了,也是悲剧得很。

    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寻求突破,比如遣人秘密南下,重金招募澳门那些生活水平大大降低的葡萄牙技师——葡萄牙技师的名声在中国一贯很响亮,这或许得益于明末孙元化的功劳——但一来路途遥远且隔着其他势力,二来这些人多已被其他势力招募,比如东岸人就搞了很多人去黑水做工,剩下的也多被fj郑氏、gd李成栋及南明朝廷所招募,怎么可能还有什么合用的人才留给你大顺?

    另外,他们也借着贸易的机会搜罗了一些中式硬帆船随东岸舰队顺长江而下,在宁波一带私下里招募技师,但收效甚微。原因没别的,宁波技师本来就不多,即便有也看不上大顺这种地方割据性质的军政集团。这些人在东岸这边待遇好好的,也非常安全,凭什么跟着你去有着较大不确定性的湖广打拼?见识了外面世界广阔的宁波人民,已经渐渐看不上大顺这帮土包子了,因此这条路也瞎了。

    两厢碰壁之后,大顺上下是真的没招了,只能一步步苦逼地自我积累,因此发展到今天也才能月产三百杆燧发步枪,也是够倒霉的。要知道,东岸人使用的这种32-丙式燧发步枪脱胎于奥斯曼人发明的一种火枪,是标标准准的17世纪技术,顶多略有改进罢了,对这个年代的工匠其实是没什么难度的,顶多生产效率低点罢了。大顺的工匠若是连这个都不能搞定的话,那还是哪儿凉快哪歇着去吧,今后大陆的争霸战争拼的除了将领的指挥艺术、战士的战斗力和士气外,还有就是后勤物资的供给。这块上不去,什么都别提,难不成你大顺还能学红军什么都靠缴获不成?那也得有运输大队长上门给你送装备啊!

    “还是低了!”李来亨低声说了句,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良久后才听他说道:“左营的人还是没来吗?贺珍父子呢?”

    “磁侯(刘芳亮为李自成所封磁侯,目前爵位由刘忠贵继承)推说sc吴三桂老贼终日寻衅,不可轻离,遣其子携厚礼入京告罪,并言说今日将整顿军伍,与吴老贼在东川大战一番,挫挫他的锐气,以为新君贺礼。”郝平舔了舔嘴唇,看了眼李来亨,见其没什么表示后,继续说道:“贺珍、贺道宁父子亦从商洛山中遣使而至,言道路艰险、大敌压境,大行皇帝走时已在长沙盘桓多日,sx绿营借故侵占了多座边境堡寨,须臾不得离开,因此请陛下……请陛下见谅。”

    李来亨闻言有些沉默。贺珍、刘忠贵、袁宗第、高一功、郭升等人是如今大顺军队体系中几个大大小小的军头,另外还有一些自南明势穷而返的小军头,如郝摇旗、刘体纯、党守素、塔天宝等人。这些人里,郭升虽是罗汝才部农民军出身,但一贯比较忠心,妻子家人也居于长沙为质,可谓是恭顺已极了,也是自己可以信赖的统兵大将;高一功垂垂老矣,如今已不能下床,其部目前由其子暂摄,对自家同样比较恭顺,尤其是养父在世时,高家曾多次提出还军于上,都被李过拒绝了,并温言抚慰,对高家以示信任,李来亨相信有老夫人(高桂英)在,高家依然是可以信任并倚重的。

    现在问题出在左营和右营上面,也就是由刘芳亮、袁宗第这两个顺军系统内老资格的大将统率的队伍。这两支部队自成一体,独立性较强,虽然不至于反对自己,但骄傲不驯之事却多有发生。尤其是刘芳亮之子刘忠贵统率的左营,六七万大军屯驻在郧阳府,与大顺主力集群之间颇有些地理上的不便,久而久之之下便有些生疏,自成一体的苗头比右营袁宗第那个老匹夫的部队还要明显,相当令人头疼。

    那贺珍父子也是,因为一直以商洛山区为根据地,主攻地区也是sx的清军控制区,因此向来与长沙疏远。更兼之仰仗左营之处甚多,因此以前一直与刘芳亮过从甚密、关系极佳,也是个不怎么听话的主。

    刘忠贵、贺珍、袁宗第等人,虽然未必就有什么反意,但这些老将倚老卖老、桀骜不驯却也很是烦人。尤其是那仗着老资格对自己向来不怎么恭顺的袁宗第(此君在李自成于襄阳创立五营军制之时便是几位主要将领之一),相当可恨,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夺其军、灭其志,好好拾掇一番,不然难消这口心头恶气,当然目前还需要隐忍。

    “如今这局面,虽然看起来尚是安稳,但一着不慎,就要落得个满盘皆输。很多时候,我是睡觉都睡不踏实啊!也不知道大行皇帝当年那么危急的局面又是如何撑过来的,真是不坐上这个位置无法体会这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