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念出来之时,天地间忽然文气翻涌。
多年来一直无法堪破障碍,没办法像徐学政那般引气入体的杨剑星,忽然有了很多感悟,隐隐触摸到了那道他梦寐以求的门槛!
杨剑星心神激动了,对许仙的看法更加提高了几分。
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震动朝廷,这份才情,真是古往今来难有几人能与之媲美啊!
此诗不算华丽,但诗中的意境,却是让他受益万分的同时,又忍不住感觉有些受之有愧。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活一世,要做到这句话何等困难!
“好一个任而东西南北风!为官之人,就当造福一方,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应该动摇!此诗之意,我怕是受之有愧。不过今后,我一定以此诗时时警醒自己!”杨剑星郑重的对许仙拱了拱手说道。
许仙送他这首诗,可以说比他专程来钱塘县搭救许仙的人情还要大!
因为这首诗一出,不但助杨剑星有突破天堑的趋势;而且将来这首诗若是传唱出去,他杨剑星的名字势必也会被天下人所知晓,还是好官之名!
这是没有哪一位官员不想要的东西。
尔后,杨剑星立即吩咐随行人员,取来了笔墨纸砚,请许仙将这首诗写下来,他回到杭州后要将其挂在书房,时时勉励自己。
许仙照做了。
他倒是没想到一首诗会让向来平稳气场的杨剑星如此激动,不过这首郑板桥的《竹石》的确是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前面两句的短短几个字眼,‘咬’字堪称一字千钧,‘破岩’也用得恰如其分,充分的展现了山竹的顽强。后面的两句,更是神来之笔,用来勉励官员,再合适不过。
拿到许仙的笔墨后,杨剑星连说了三个‘好’字,才兴奋激动的亲手将其收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好,这幅字他是要拿回家裱起来的,千金不换!
接下来杨剑星又说了几句让许仙早日去杭州府学报道,不要放松学习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