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到其他战场上去,形成良性循环。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共识,陆军才能抛出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来。
其实陆军的想法也很正常:你海军为了对付美国舰队抽身不得,那接下来要解决问题,也就只能依靠我们陆军了不是?
海军无奈也就无奈在这里了:他们被越来越强大的美国海军牵制,被潜艇战拖累,只能在太平洋上疲于奔命,无法在短时间内搞定强大的美国。
既然海军走不开,又无法短时间内摆平对手美国,那也只能在陆军身上打主意了。
不过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陆军自己又吵起来了:接下来陆军做主力这个没问题了,可究竟先打哪一边,又确定不了了。
华东地区的主官们希望先解决重庆政府,击垮中国然后就可以左右逢源。
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派系觉得,可以趁机捅苏联背后一刀,与德国瓜分西伯利亚,然后解脱出关东军来南下,搞定中国战场。
另一边,东南亚的山下奉文等将领,觉得应该先打缅甸和印度,搞定了软柿子再回头收拾难啃的骨头。
从各自提请的行动计划来看,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有各自的缺陷。
正因为如此,也才让东条英机难以抉择:他作为首相,而且是陆军将领,是有能力做到一言而决的,可是他不敢,也没有眼光看清这些选择的后续发展。
关东军北上的计划很成熟,原本日本就有进攻外蒙还有苏联的行动计划。作为日本经营已久的大后方,东三省与朝鲜半岛也可以作为补给基地,后勤补给更加方便一些。
更好的是,只要与德国胜利会师,那双方在物资交换上也会有更可靠的通道。
但是这个计划恼人就恼人在这里了:德国究竟是敌是友?与强大的德国做上了邻居,关东军的压力岂不是更大了?补充兵力防患未然尚且来不及,哪敢抽调兵力南下?
华东华中等地区的侵华部队的计划同样美好,但是同样也有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