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5听我把话说完(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赢这场战争,就必须利用上强大的占领区产能。

    比如说,在二战中工业世界排名前十的捷克斯洛伐克,还有同样是世界工业强国的法国,都应该被绑上德国的工业战车。

    另外一方面,就是施佩尔不愿意涉足,不过李乐却当成事业来做的犹太人救赎计划。

    在李乐的主持下,在爱娃和她的团队监督下,李乐现在已经在波兰建立起了不少犹太人和德国人混合工作的工厂。

    这些工厂现在已经开始快速生产弹药,解放了不少德国工厂出来,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让这些犹太人加入到生产大炮非主要零件的工作中来,他们作为劳动力,在死亡的鞭策下,会更有效率的。”李乐对犹太人的同情,实际上就和今天我们对犹太人的同情一样,并不怎么刻骨铭心。

    换一个角度,美国人对于日本屠杀中国人的事情也不在意,以至于在处理日本战俘的事情上,以美国为主的国家,放过了无数日本的杀人魔王。

    针对袭击珍珠港的战犯,美国是零容忍的,可是面对杀人更多的731部队细菌研究的魔王,美国却采取了无视。

    李乐作为继承了希特勒位置的假元首,并没有打算做犹太人的解放者。他更愿意放过合作的被统治者,将那些冥顽不灵者全部干掉。

    “透支使用犹太人,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可以持续发展的事情。”施佩尔在犹太人问题上,一直都是比较保守的。

    他觉得这样做,带着残酷的压迫和罪恶,最后只能引起反抗,造成德国自己的损失。

    不过在反犹问题上,假元首李乐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自己一贯的强势态度,走上了更加温和的另一条岔路。

    这一点施佩尔是赞同的,他觉得李乐正在挽回自己偏执造成的损失,有了一个方向,有了这个苗头,就值得他欣慰和等待了。

    “我知道,不过我准备给这些犹太人开出一个更高的筹码。”李乐从自己前世看的小说里,找到了一个不错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