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专业的多,他们知道德军也在尽可能的加强自己的边境力量。
综合考虑,苏联想要在苏德边境上拥有优势,并且优势打到足够发动进攻,大雷雨计划要比现在扩大一倍……显然,这是苏联方面承受不起的。
“德国人的部队正在接近,甚至跨越苏伊士运河!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准备局面崩坏时的应对措施,难道要等德国人打到莫斯科来吗?”斯大林开口说道,话题终究还是回到了底线的问题上。
苏联威胁德国不成,并且主动的撤退了边境上的部队,这已经算是把自己的国家脸面都丢光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著名的国家领袖,斯大林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随便就忘记掉这个耻辱。
当然,就国家层面来讲,威胁不成功之后,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或者换个时间找回自己的场子,也是必然选择。
“外交部门已经派出了特使,分别前往德国和美国,我们正在想办法争取更多的外交优势。”一个外交部门的官员开口如此说道。
此时此刻,苏联的特使已经到达了柏林,而去美国的特使团队还在路上,苏联也不是一个傻子,传承自沙俄的苏联外交部门,实际上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时候,还是很有经验和手段的。
去德国的特使团队是负责解释苏联外交决策,为苏联的威胁失败找回场子的。
至于说去美国的外交团队,则是联络美国寻求支持,争取在未来找场子的时候,获得美国支持的。
不论是俄国还是苏联,能够成为世界列强并且延续到1991年,长时间与世界霸主美国分庭抗礼,这个国家都不是头脑简单的选手。
真正说服了斯大林的,并不是大雷雨计划内那些没有准备好的细枝末节,也不是将领们的苦苦哀求,让斯大林退缩的,实际上是对波兰和对芬兰的两次扩张尝试。
两次扩张“预演”都以苏联惨胜或者失败告终,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斯大林在决策的时候更加谨慎。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