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新君执政【二合一】(第7/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与卫骄执掌的禁卫军、岑倡执掌的东宫卫(原肃王卫)权力重叠。

    处境相当尴尬。

    要是赵弘润不想办法给拱卫司找点差事做,恐怕曾经这凌驾于刑部与禁卫之上的司署,都要彻底闲置,沦为不入流了。

    但问题是,如何安顿拱卫司呢?

    毕竟无论是挂靠在禁卫军名下,还是内侍监名下,这都不合适啊。

    想来想去,赵弘润最终还是决定叫拱卫司回归垂拱殿,除了负责守卫垂拱殿外,也听候他以及内朝诸大臣的差遣。

    自此,拱卫司与天策府青、黑二卫,成为大梁乃至整个魏国地位最超然的三个特殊司署,而内侍监,则彻底失去监察大梁乃至全国的权利,权利限制在宫廷之内。

    除此之外,朝中也有些许变动,毕竟新君新气象嘛,怎么说也得稍微改动一二。

    九月初九,垂拱殿内朝诸大臣终于拟定了一些新的政策,并在次日已推迟至午后的所谓早朝中将其提起。

    新的国策,所围绕的核心其实就是四个字:休养生息。

    但细分下来,却有密密麻麻几十条。

    首先是「田垦」这一块。

    魏国的田垦,分为民屯与军屯,前者不必多说,是魏国主要的粮食储量来源,而后者,则单纯是为了养活魏国各地方的军队。

    但是朝廷渐渐发现,民屯的效率逐渐被军屯比下去了——虽然说民屯的产粮依旧远远将军屯抛在后面,但若仔细算下来,民屯的效率却远远不如军屯。

    对此,前户部尚书李粱提出了几桩缘由:

    其一,国内垦田分配不均。

    在魏国人口最密集的颍水郡,超过一半以上的田地仍然掌握在贵族、世族手中,以至于平民的耕种田地面积很小,而尴尬的是,在三川郡、上党郡、河西郡、河东郡、以及河套地区,大批肥沃的土地无人开垦。

    就算是一些贵族、世族,在那些人口较少的郡县购置的田地,也只是摆在那里荒置

-->>(第7/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