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迁都争议【二合一】(第3/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半就会放眼于整个中原了——毕竟人的野心,是随着人所在的高度、所拥有的权力而一点点增加的,也并未一蹴而就。

    他介子鸱目前尚只有三旬上下,完全等得起。

    “……请忘却方才的玩笑,在下真正的建议,是迁都雒城。”介子鸱正色说道。

    但不得不说,方才介子鸱那「更进一步」,实在是让殿内的诸大臣颇为震撼,以至于尽管介子鸱提出了真正的迁都位置,也没有人在第一时间讨论,仿佛这些位大臣们,仍沉浸在那「吞并诸国、统一中原」的宏伟目标中。

    足足等了有小一盏茶工夫,殿内诸位大臣们的心绪,这才逐渐平复下来。

    见此,介子鸱便一脸正色地说出他真正的想法:

    “……臣以为,颍水郡与梁郡,目前好比已进入了一个瓶颈,若朝廷推行新政,难免与两郡内的贵族、世族交恶,于新政推行不利……”

    将心中的繁杂想法抛之脑后,前户部尚书李粱聚精会神地听着介子鸱的见解,在听到这话时,他不由地皱了皱眉。

    倒不是介子鸱说得不对,相反地,介子鸱的观点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目前魏国国内的积弊。

    颍水郡,包括梁郡,乃是魏国的核心腹地,基础建设是举国各郡中最快的,但相对地,像「土地兼并」这种情况,难免也是举国最严重的。

    简单的说,在颍水、梁郡这两地,贵族、世族势力掌握着太多的土地,以至于民力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仍有许多的平民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耕地,这种情况会引起许多问题、许多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对此的解决方案有两个。

    其一,就是削减贵族、世族所能拥有田地的面积,但这样做会引起国内贵族势力的不满与抵制。

    说实话,赵弘润并不在意与国内的贵族势力交恶,但反过来说,他也不能否认,在这个时代,贵族与世族还真是国家的基础——就好比「五方伐魏战役」时期,若不是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

-->>(第3/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