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迁都争议【二合一】(第5/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新都,获得新都户籍,这可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妙!妙啊!”

    在介子鸱详细解释之后,内朝大臣虞子启捋着胡须颇感意外地赞道。

    什么叫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策略,这就是,借助新王的号召力与有利可图这件事,诱使颍水郡的百姓主动搬迁至雒城,这可远比礼部、户部派人在全国各地张贴榜文,以「发展」为由号召百姓那样做要好得多,也容易地多。

    但正所谓凡事都有利弊,反对这桩提议的亦大有人在,就比如前兵部尚书徐贯,他就皱着眉头反对这件事,因为在他看来,雒城太过于落后——可能雒城每年创造的财富并不逊色大梁几分,但那里的基础还太过于薄弱,倘若新王果真决定迁都雒城的话,那就等同于在雒城重新建造一座都城,这个工程量太大了。

    他估摸着,就算充分利用了水泥,他魏国重新建造一座王都的所需时间,怕是最起码也需要五年,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而对此,介子鸱笑着说道:“可以先放出这个消息,使颍水郡的百姓获悉此事后先行一步搬迁至雒城,至于朝廷在雒城建都之事,徐徐图之即可。”

    “这……”

    前兵部尚书徐贯摸着胡须无言以对,被介子鸱说得哑口无言。

    “那期间所需的开销呢?”

    前户部尚书李粱立刻接上话茬道:“于雒城新建都城,用计不知几凡,今日陛下已决定增设全国路网,恐怕户部负担不起承建新都的开销……”

    听闻此言,介子鸱笑着说道:“此事不妨与川雒的那些位部落首领交涉,想来,只要朝廷确定新都建造于川雒,他们会十分乐意替朝廷出一部分资金……”

    “……”李粱皱了皱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因为正如介子鸱所言,别看三川郡整体落后,可架不住那里富有的人多啊。

    虽然曾几何时,那些部落民与部落首领一个个穷困潦倒,可在开通三川贸易之后,川人通过牛羊贸易与奴隶贸

-->>(第5/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