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卫国内乱之始(二)【二合一】(第3/10页)
还在对峙,且这几方的使者们,在这次「大梁会盟」中也并未达成任何协议,毫不夸张地说,除了魏国已达到了他们举办诸国会盟的目的,名正言顺、名副其实地坐稳了中原霸主的位子以外,其余各国其实都没有什么收获。
哦,他们各自在私底下与魏国达成的协议除外——这里所谓的协议,说白了就是魏国在私底下向各国出售军备以及粮草。
没错,魏国就是在两方出售兵器,将他魏国几十万军队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通通处理掉,换取资金与矿石,用来研发、锻造新式的武器装备。
反正按照魏国目前的势头,近几年——最起码大概五年时间内,中原诸国绝不敢有谁胆敢与他魏国爆发战争,因此,赵润倒也无需担心他魏国对外抛售的军备,有朝一日成为在战场上杀死他魏国士卒、甚至使他魏国品尝战败的凶器。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会盟除了名义上的收获外,魏国亦得到了实际利益,只不过这份实际利益不好对外宣扬,毕竟,兜售军备支持中原各国继续彼此的战争,这跟他们对外呼吁停止战乱,可不怎么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旷世之战中,其实卫国的收获并不比楚国小——不可否认楚国确实攻取了齐国的泗水郡与东海郡,并且将两国的界线推进到了琅琊郡,但卫国这边,其实也倾吞了齐国的东郡,让齐国失去了泰山以西的大片国土。
可即便如此,在这次会盟期间,齐国的上卿高傒,还是没有对卫瑜表现出敌意。
原因很简单,因为齐国顾不上卫国,因此,就算高傒实际上也恼怒卫国落井下石,趁他齐国虚弱时侵占了大片国土,然而就目前而言,也只能对卫国笑脸相迎,并不敢触怒卫国——一个楚国就已经让齐国招架不住,倘若再激怒卫国,那岂不是更加无法收拾?
正因为如此,此番会盟对于卫瑜来说,更像是与魏国的技术探讨,并没有人找茬下绊子,仿佛所有人都无视了卫国,似这种闷声大发财的处境,让卫瑜暗自愉悦。
只可
-->>(第3/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