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货币【二合一】(第8/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忖了半响,决定采用他们魏国传统图案「驷马战车」,即四匹马拉乘的两轮战车,虽说这种战车早已经淘汰,但作为传统,还是很具有纪念意义的,而且知名度非常高,一看就知道是魏国的货币——毕竟魏国的旌旗中,基本上也有这种驷马战车图案。

    在决定了新币的式样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整个货币体系。

    是的,赵润并不满足于仅仅铸造一款铜钱,因为以魏国如今的交易流通,事实上铜钱已经不能满易的所需,以至于最近几年,魏国商人们之间在交易中,更倾向于用「纸契」来代替那一箱箱装满了铜钱的沉重箱子。

    但「纸契」这玩意它并没有什么保障,若是另外一方硬是要耍赖,就算告到官府,也很难依照魏国的刑律来惩戒对方——因为并没有相关的律令。

    这种现象,是不利于贸易的,需要根除。

    至于根除的办法,一方面固然是在魏国刑律中增加相应的刑令,另一方面,就是铸造比铜币具有更高购买力的货币,比如银圜钱、金圜钱。

    但问题是,倘若要施行这种货币体系,铜、银、金这三种圜钱的兑换比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倘若材料贵于钱币本身,一些投机之徒很有可能就会收集钱币回熔;倘若材料贱于钱币本身,那么,那些投机之徒,未尝不会私铸钱币,从中获利。

    虽然说在魏国,私铸钱币是砍头的罪行,但这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些人的贪婪。

    因此,在这一块上,需要仔细琢磨。

    不过赵润,却在这件事上的提出了他的建议,即在银、金等钱币中,添加其他金属,一方面能增加钱币本身的硬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材料本身与钱币的价值,尽可能地使两者等值——这样一来,无利可图,就能大大降低投机者回炉熔炼钱币或者私铸钱币的可能性。

    数日后,冶造局很快就铸造了一批铜圜钱的样品,迅速派人将其送到垂拱殿,送到魏王赵润面前。

    当日在垂拱殿中,赵弘

-->>(第8/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