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名额选定【二合一】(第3/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减低对其子的惩罚,但法家不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最多奏请朝廷赡养其母。

    而结果就是,其子被判徒刑,最终都没能见到老母亲临终一面。

    对此,法家的观点是,不可因为一个人先开先例,否则律法无法警示众人,虽然这话是没错,但总得来说,还是有点不近人情。

    当然,如果对象是一名‘特权阶级’,比如魏国的赵氏王贵,法家同样会要求严惩,而这个时候,儒家的「仁情」就会出来拖后腿,大意就是看在这名赵氏王贵先祖曾为国家如何如何的份上,勉为其难放过这回。

    所以说,传统儒家与传统法家,都有其局限性,其实赵弘润很希望这两家的思想很稍微糅合一下,毕竟儒家与法家的矛盾,并不像儒家与墨家那样天生敌对。

    至于墨家就不用多说了,传统墨家简直就是「弱者之友」、「君王之敌」。『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最反感的就是墨家,只要强国进攻弱国,墨家准会高喊‘兼爱非攻’,来帮助弱国保卫国家、抵挡进犯。』

    比如宋墨,在当今伪宋丞相向軱自杀、伪宋投降的情况下,宋墨仍然不肯承认魏国对宋郡的占领,认为这是「不义之战」,若非魏国这边也有魏墨这一批墨家子弟,且赵弘润也需要得到墨家的支持,他真想给那些宋墨一点教训——哪怕他明知道这种教训毫无作用,因为墨家子弟历来不会向强权屈服。

    最后的兵家,就不用多说了,国无强兵不能长存,这句话就已经充分表明了兵家的地位。

    问题在于,兵家目前并不兴旺,还真需要君主扶持。

    “陛下?”

    见赵润迟迟没有回覆,礼部尚书杜宥试探着问道。

    只见赵弘润沉思了片刻,说道:“儒、法、兵……这三家学术没有问题,不过墨家……”

    说到这里,他微微摇了摇头。

    『陛下莫非是要罢黜墨家?』

    礼部尚书杜宥惊讶地看着赵弘润。

    而此时,

-->>(第3/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