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大梁战役【补更26/40】(第4/5页)
,楚水君估测着大梁城墙上那些魏连弩的射程,莫名震撼。
八百步,换算下来大概三百丈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的射击距离,它甚至比其他国家打造的抛石机还要远。
楚水君估测地颇为精准,第四代魏连弩,拥有着近三百丈的恐怖极限射程。
虽说在这个极限射程下,它无法洞穿魏国最新式的铁盾,但要知道,这个比较对象乃是魏国最新式的铁盾,而并非是其他国家的盾牌或者甲胄。
而一名千人将,一般他的有效指挥半径是多少?四百步!
也就是说,倘若这名千人将想很好地指挥自己麾下的士卒,他最起码也得呆在距离最前线大概四百步的距离内,负责指挥方圆四百步内的士卒。
然而这个距离,恰恰好就在魏国连弩的点名射击范围内,甚至对于魏国第四代魏连弩来说,这仅仅只能算是中距离而已。
在这个距离下,就算那些千人将穿着几层甲胄,且手举盾牌护地严严实实,最终也难逃被魏连弩一箭射死的下场。
这可如何是好?
诸国联军的将领们有些犯难了。
总不能叫那些千人将一个个都躲在后边吧?这样还如何指挥其麾下的士卒作战?
最终,楚水君只能下令,命令所有先锋将领下马步行,撤除旗帜、更换寻常士卒的甲胄。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这些先锋将领指挥上的困难,但却是唯一能让他们逃过魏连弩挨个点名射击的办法。
在想出办法后,楚水君再次下令进攻大梁。
这一次攻城,那些在前线指挥士卒作战的联军千人将们,一个个都撤除了显眼的旗帜,并且更换了寻常士卒的甲胄,这终于使得大梁城墙上的魏连弩哑火了。
这也难怪,毕竟魏连弩的弩矢皆是精铁打造,造价亦不菲,倘若几枚弩矢能换死敌军一名千人将级别以上的将领,那当然是不亏,但倘若用来射杀一般的士卒,那就太亏了。
但让诸国联军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