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他魏方的两万余骑兵,就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能扭转兵力上的劣势。
打仗,从来都不是仅凭人数估算胜负。
约半个时辰后,魏王赵润率领的大军,转过大梁城的西南角,抵达了大梁南郊,迎面就撞见了诸国联军的军队。
不得不说,此刻两方军队皆是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乍一看其实也区分不出究竟是哪一方人数更多。
“咕……”
在大梁城的南城墙上,褚书礼、李霖、周骥、靳炬等人,皆一脸紧张、担忧地看着城外,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生怕诸国联军突然发动攻势,毕竟他们看来,他魏国君主赵润率领的援军,刚刚抵达大梁,士卒的士气与体力应该有所消减,着实不应该与兵力占据优势的诸国联军争锋相对。
事实上,楚水君也是这么认为的。
“居然主动应战……”
看着对面几十万魏军集结,严正以待,楚水君满心惊讶。
其实在对付魏王赵润这件事上,楚水君与诸国将领商议了许久。
最早,有人建议围城打援,但是却被齐国的田耽给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纵使诸国联军有一百五十万之众,分成四支军队围住大梁,每一支也就只有三四十万左右,而据细作送来的消息,魏王赵润此番征募的兵力亦有三十万左右,因此,一旦魏王赵润骤然袭击一个方向的诸国联军,那个方向的诸国联军未必挡得住。
除非诸国联军能成功地伏击魏王赵润的军队,这才是真正的围城打援的精髓。
但问题是,魏王赵润十四岁出征,十几二十年来横扫中原未尝一败,他会不懂得围城打援的计策?会傻傻地被诸国联军埋伏?
因此,楚水君最终决定见机行事:倘若赵润的军队,其军中士卒体力不支、且急着入城,他便立刻倾尽兵力全军进攻,趁机将赵润击溃;倘若魏军仍有充足的体力,那么就先观望看看。
出
-->>(第7/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