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贵族,却将战争损失转嫁到国民身上,致使他韩国的国民这些年,年年被抽取重税,此乃非仁的治国之道。
不得不说,对于连年被抽取重税这件事,邯郸北郡的韩人确实哀声怨道,于是乎,在被元邑侯韩普这位国家英雄康公韩虎的侄子所挑唆后,当即就将矛头对准了蓟城朝廷。
最终,在张启功的运作下,攻陷了邯郸北郡的魏军,被视为协助他们韩国推翻韩然、韩武暴政的友军,使得当地的韩人对魏军的敌意大为减弱。
想来,邯郸北郡的韩人万万也不会想到,他们转而支持的元邑政权,只不过是魏人张启功与早已投靠了魏国的元邑侯韩普鼓捣出来转移视听的傀儡政权而已。
待等日后时机成熟,元邑政权就会对外公布无条件投降,将目前名义下的国土邯郸北郡,并入魏国。
就连元邑侯韩普本人,也早已决定日后以魏国新贵的身份生活。
七月中旬前后,元邑政权的傀儡韩王,册封元邑侯韩普为征讨蓟城伪政的上将,又拜魏将燕王赵疆为副将,元邑兵与魏军合兵,攻打下曲阳。
当时,元邑政权在得到来自魏国上党郡的粮草后,兵力已暴增到八万,再加上魏将赵疆的三四万河内军,合十几万兵力。
而此时在下曲阳的,仅仅只有韩将司马的寥寥数千兵力此前率军前来征讨元邑侯韩普的韩将秦开,在得知王都有危后,早已又率领着麾下渔阳军回援蓟城。
仅仅数千兵力,如何挡得住元邑政权与魏将赵疆的十几万兵力?仅仅三日,下曲阳就被魏军攻破。
在绝境之时,韩将司马孤身奋战,以勇武的姿态取得了燕王赵疆的好感。
当时,元邑军与魏军破城在即,但燕王赵疆却制止了这两支军队,并派人转达给司马,要求以下曲阳为赌注,与司马约战。
赌约很简单,倘若司马取胜,则元邑军与魏军立刻撤退,从此不再进犯下曲阳,而他赵疆,则任凭司马处置;反之,若赵疆取胜,则要求司马投
-->>(第7/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