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他抢功什么的,不过出乎他意料的他,庞焕等人对此似乎并不看重。
说实话,庞焕、蒙泺等人这次还真不看重,因为他们也有自知之明——他们在没有得到君主赵润或天策府调令的情况下,擅自因为南梁王赵元佐的书信就从齐国退兵,这已注定他们的统兵生涯将到此为止。
因此有没有军功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已经不大。
倘若他们此番击退了秦国军队,可能还能保留一条性命,否则,那还真不如索性战死在沙场上为妙,这样还能博一个好名声——倘若他们果真为了国家战死沙场,纵使他们此前犯下了那样的罪行,君主赵润多半也会将此事揭过不提,给他们留一个好名声。
四月末,安平侯赵郯的战报送到了雒阳,送到了魏王赵润手中。
当时,赵润端详着这份战报良久,最终将其放在一旁。
此时,这场堪称「第二次中原大战」的旷世之战,局势已逐渐变得鲜明。
胜利方无疑正是他魏国。
此番他魏国,在东边的正面战场,先后覆亡韩国、击败诸国联军,并策反卫、鲁两国的带兵大将;而在西边的战场,虽说最终还是无法避免秦国对他魏国开战,但考虑到秦国军队目前还是没能对他魏国造成巨大压力,足可谓是大获全胜。
记得在收到安平侯赵郯的战报前,魏王赵润刚刚收到了卫国君主卫费的国书,卫王费在信中一个劲地讲述他绝非是当真背叛魏国,而是当时收到了楚水君的威胁云云,总而言之,就是变相地乞求赵润的宽恕,免得赵润事后追究卫国的责任,而将他从卫国君主的宝座上踹下去——事实上,赵润完全有这个能力。
说实话,赵润这次对卫王费真的很恼怒。
因为事实上,卫国其实能在这场战争中贡献力量的——卫国虽然小,但事实上并非没有军队,就比如濮阳军,这是一支具有魏国军队制式装备的军队,虽不及魏国的正规军,但相比较赵润当时临时征募的那三十万义勇兵,那足可以
-->>(第3/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