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初抵鄢陵(二)(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比如赵弘润,他从大梁赶到鄢陵,日夜兼程也不过就是七八日的工夫。

    哪怕浚水营有两万五千名士卒,但若是急行军的话,差不多十五日以内就能赶到鄢陵,也就是十月初,然而赵弘润却说,浚水营却要在十月底才能抵达,这两者之间可是相差了整整二十余日。

    眼瞅着如今楚军强渡鄢水的势头越来越猛,谁能保证这二十余日鄢陵不会出岔子?

    对此,赵弘润没有细说,只装作没有听到陈适的问话。

    事实上他心里是清楚的,因为正是他要求百里跋带着浚水营前往蔡河与洧水交汇,在那里筑一个水坝蓄水,完事后再赶来鄢陵。算算时日,差不多得十月底才能抵达鄢陵。

    而这些话,赵弘润当然不会跟鄢陵的官员细说,否则这帮人恐怕要跳脚起来了。

    “这……浚水营的援军不至,这鄢陵县如何守得住?”

    屋内的文官武将们不禁有些心慌。

    赵弘润闻言感觉有些好笑地说道:“先前没有浚水营的援军,诸位不是照样守了鄢陵半个多月么?”

    听闻此言,陈适摇头说道:“肃王殿下误会了,先前我等能守住鄢陵,只因楚军对鄢陵的攻势并不猛烈,不过近几日,楚军开始强渡鄢水……末将怕事有万一,能否殿下派人去催催百里跋将军?”

    说起来,陈适恐怕是此刻屋内最希望将军百里跋与浚水营早日抵达鄢陵的人,毕竟如今他以鄢陵武尉的身份统帅着超过万人的军队,这在以往是有违规制的。

    因此,希望朝廷派一位足够分量的大人物,好使他将超过他职权的兵权交割。

    虽然说以赵弘润堂堂肃王的身份,是足够接掌鄢陵城内万余兵将的,可问题在于,这位肃王殿下的岁数实在是太年轻了,陈适并不认为赵弘润能肩负起鄢陵十余万军民的重责。

    因此,陈适想了又想,终究还是没有提出交割兵权的话。

    毕竟相比较这位还不到十五岁的肃王,他更加倾向于信任浚水营五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