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蔡见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担任向导……

    赵弘润心中恍然,与浚水营的魏兵们一同进入上蔡城。

    经过城门时,赵弘润瞧了一眼空荡荡的城门洞,古怪地说道:“当时熊拓就没想着修缮一下城门?”

    晏墨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当时熊拓麾下三万军屯扎在此,想来那些贼寇们没有这个胆子敢来袭击。”

    赵弘润闻言一愣,本来他不过只是一句调侃而已,没想到却意外地得到了一条情报。

    “贼寇?”

    “肃王殿下不知?”晏墨睁大了眼睛,诧异地回答道:“上蔡可是楚魏两国边境有名的不法之地啊。”

    赵弘润闻言转头瞧了一眼百里跋,却见百里大将军耸了耸肩,显然,这位多年驻扎在大梁浚水附近的浚水营大将军,也不清楚楚魏边境的事。

    看得出来,晏墨是一位很有眼力价的将领,他见赵弘润与百里跋皆不知清楚这里的情况,不等二人询问,便主动地做出了解释。

    确实,上蔡虽然是一座残败的破城,但事实上。这里并不是没有人居住。

    当然,循规蹈矩的两国百姓,是不敢居住在这片不法之地的,居住在这片楚魏两国边境附近的,都是一些不为楚魏两国所容的强盗、山贼之流。

    另外,这里还是走私盐、米的商人们的交易地。

    不得不说。当听到晏墨这么一说,赵弘润着实吃了一惊,他惊诧地问道:“你是说,我大魏的商人私自将盐、米运至此地进行交易?”

    “据末将所知确实如此。”晏墨点了点头。

    “怎么交易的?”赵弘润好奇问道:“楚国的刀币在我大魏并不流通啊。”

    “多以珍珠、漆器、翡翠、玛瑙交易,以物换物。”

    “喔。”赵弘润恍然地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说道,看来我大魏国内亦有越国界走私的黑市商人。

    楚国的漆器,就像是曾经宋国的瓷器一样,在大魏也是非常值钱的器物。更别说珍珠、翡翠、玛瑙等贵重物品。

    显然,那些魏国的黑市走私商人们,多半是从魏国境内买入盐米,再运至楚国,交易成珍珠、漆器、翡翠、玛瑙等贵重物,然后再运往魏国内售卖,获得暴利。

    “是卖给熊拓么?”

    晏墨摇了摇头,说道:“不光是熊拓。还有熊拓治下的城主。”

    “城主?”

    晏墨闻言解释道:“肃王可能不知,楚国的大氏族。是居住在各自的小城的,比如……肃王可听说过子车鱼?”

    就是那个在蔡河差点翻船,后来又被砀山营大将军司马安攻败的楚将?

    “听说过。”赵弘润点点头道。

    “子车,在熊拓的封邑内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大氏族,像这类大氏族,他们会在熊拓的允许下自行建造一座小城。而附近楚人则依附这些大氏族生存,比如开春时租借谷种,肃王应该已经得知了,楚国的农户,连过冬的粮谷都不足。哪有能力预留什么谷种,不向那些大氏族租借,他们来年拿什么播种?……因此,楚国境内,大氏族的城池附近,往往聚集着许多贫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楚国独特的回型城,内城居住着大氏族,而外城则居住着那些贫农……每年,那些大氏族从农民手中收纳谷物、税收,再运往熊拓所在的城池……”

    晏墨顿了顿,正色说道:“待等进入楚国境内,到时候肃王殿下一看便知,似那般的小城,在楚国不计其数。”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旋即玩笑道:“拿盐米换珍珠翡翠玛瑙,这买卖倒是暴利。……回头本王也派些人拿盐米来换珍珠翡翠。”

    晏墨闻言叹了口气,摇头道:“那是以往,如今那些大氏族,不再用珍珠翡翠换盐米了……”

    “那用什么?”

    只见晏墨脸上泛起几分尴尬之色,低声说道:“女人!……楚国的年轻女人。多半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妻女,因为无法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贱卖给那些大氏族,继而又被贩卖至……”他瞧了一眼赵弘润,并没有再说下去。

    可尽管他没有明说,但赵弘润显然也已听懂的他的意思,不由地也有些尴尬。

    毕竟这并不算什么光彩的事。

    半响后,赵弘润咳嗽了一声,岔开话题说道:“对了,除了盐米,我大魏的黑市商人,还运过什么么?”

    黑市商人?

    晏墨心中嘀咕着这个词,点头说道:“有,还有铁矿,以及……”

    当听到铁矿两字时,赵弘润就已经皱起了眉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