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默契与怀疑【二合一】(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的‘与虎谋皮’,你未免也太高估他了。据我所知,萧鸾在魏国谋划了二十年,可最终,却落得个黯然逃离魏国的下场,在我看来,他纵使如你所言曾经是一头恶虎,但眼下,也只不过是一头去了爪牙的丧家犬罢了,何足惧哉?”

    听闻此言,夏育皱了皱眉,提醒道:“公子,恶虎终究是恶虎,并不会因为失去爪牙而放弃伤人,也不会因为你饶他一命而有所感恩。”

    “你的亲身经历?”卫公子瑜好笑地问道,他知道,眼前这位豪侠,那可是曾经搏杀过猛虎的猛士。

    “公子。”夏育再次皱了皱眉头。

    “好了好了。”卫公子瑜无奈地笑了笑,随即收起笑容,眼眸闪过几丝冷色:“你放心,待我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到时候,我就会派人提着此人的首级,去找我表弟赵润,讨要那五十万金的赏金!”

    “那些魏国工匠的冶铁手札?”夏育压低声音问道。

    “还有他的钱。”卫公子瑜长长吐了口气。

    与萧鸾一样,卫瑜也很缺钱,虽然他是卫王的公子,但是有些需要花钱的地方,他却不好直接向他的父亲卫王费开口。

    比如说,卫公子瑜在私底下组建了一个游侠组织,号曰「长铗」,网罗卫国的游侠豪杰为他效力。『注:铗,即剑柄。长铗,即指长剑,相对应的短剑,则叫做短铗。』

    不同于那些顶着游侠的称号却尽干些地痞无赖之举的家伙,卫国的豪侠,那可真的是持三尺青锋剑,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义士。

    可话说回来,再是侠义的义士,也需要吃饭,既然卫公子瑜需要这些游侠为他效力,那么理所当然要养活他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卫公子瑜还在私底下尝试发展冶铁工艺。

    其实在卫公子瑜的祖父「卫王纠」的年代,卫国也曾有过一段发展冶铁工艺的岁月,只不过在卫公子瑜的父王「卫王费」当政之后,卫国的冶铁发展就受到了阻碍。

    说白了,就是当时卫国锻造出来的铁剑质量很差,强度与锋利还不及这个时代已经纯属的青铜兵器,再加上发展冶铁工艺需要投入的金钱太多,于是卫王费就放弃了。

    毕竟卫王费与魏王赵偲的关系非常好,在卫王费看来,反正魏卫两国关系亲密到连边境都不需要设防,既然魏国已经在发展冶铁工艺,他卫国何必多此一举呢?到时候直接购置魏国锻造的兵器不就成了?

    这还真不是玩笑,事实上,卫国最精锐的濮阳军,也就是卫王费直属的王师,其兵器甲胄,其实始终是跟魏国的驻军六营持平的——当然,也仅仅只是濮阳军这支卫国的王师而已,至于其他的卫国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在使用魏国淘汰下来的军备。

    倒不是魏国这边不肯放宽额度,只是卫王舍不得这笔钱而已,毕竟魏国当年驻军六营的装备,哪怕是在魏国虚弱的时候,魏王赵偲仍然坚持每两三年全军换装,尽可能地走精锐路线,以应对来自韩国的威胁。

    相比之下,卫王费更愿意用这些钱来享受,他很满足于自己作为魏国的小弟。

    但卫公子瑜则不同,在他看来,卫国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冶铁工艺,否则,他卫国将始终无法摆脱魏国的控制与摆布——毕竟以以往的趋势,若魏卫两国失和乃至于交恶的话,他卫国甚至无法自主打造兵器与甲胄。

    到时候,难道真要重拾几乎已淘汰的青铜锻造技术?

    但遗憾的是,卫公子瑜只能凭一己之力,偷偷摸摸地在私底下研究,因为这件事,别说若传到魏国那边,多半会引起魏国对他卫国的怀疑,甚至于,他连他父王卫王费这关都过不了。

    因此,别看卫公子瑜这一两年,借当年韩将司马尚攻陷他们半壁疆土的前车之鉴,终于说服他父王,拿出了一大笔钱创建了数支军队,但事实上,由于他父王派了几名主簿严格把关着,卫公子瑜根本没办法挪动,无论是投到「长铗」,还是投到他偷偷摸摸研究的冶造工艺当中。

    迄今为止,维持「长铗」与发展冶铁技术的消耗,全靠支持他的卫国富豪在私底下捐赠,根本不经过国库的账本。

    而相比较维持长铗的耗费,研究冶铁技术的经费投入简直就是无底洞,想想当年的赵弘润就知道了,南征北战前后从楚国、三川、韩国收刮、敲诈了一笔笔的钱物,可结果呢,当时肃王府的家计开销,还要靠小夫人羊舌杏在城内开设的「肃氏楚金」来维持。

    甚至于即便如此,赵弘润还欠下了户部几百万两的欠款,一直到博浪沙河港竣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