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新年(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胡的胡姬,纵使是殷富的齐人,当时亦不禁为魏国公子赵润的阔绰所拜服,毕竟这位公子所赠送的有些东西,并非是有钱就能购入。

    就像秦国的玉石,在不通过魏国的情况下,根本别想拿到这种名贵的玉石。

    纵使如今的齐王吕白,他挂在腰间显摆的那块巴掌大的墨玉玉佩,以及摆放在书案上爱不释手的墨玉玉蟾,亦是赵昭从那两箱玉石中精挑细选赠送的。

    随后,鲍叔在赵昭的邀请下走入了书房。

    待府上的下人送上茶水之后,鲍叔也不藏掖,直接道出了来意:“左相大人,近些日子,「连谌(chen)」、「田鹄(hu)」二人频繁求见大王……左相大人难道果真视而不见么?”

    “……”赵昭默然不语。

    鲍叔口中的「连谌(chen)」,出身连氏,亦是齐国知名的望族,而「田鹄」,则干脆就是前右相田広的堂弟,同样是滨海田氏的人。

    前两年,田広欲扶持公子纠上位,篡夺王位,却被赵昭与临淄田氏以及王族的高傒联手打败,在失败之后,田広引咎自杀作为谢罪,免得牵连到滨海田氏,而田鹄,即是滨海田氏如今推出来的、取代田広的代表人物。

    前段日子,宋郡的北亳军首领宋云因为宋郡的问题,前后几次前来临淄,恳求齐国介入,为了避嫌,魏公子出身的赵昭在这段日子深居简出,不对宋地的问题发表任何态度。

    而在排除了赵昭的阻碍后,宋云便转而寻求连谌、田鹄的帮助,也不晓得宋云给了二人什么好处,以至于这段时间,连谌、田鹄二人时常求见齐王吕白,欲说服齐王吕白同意认可宋国——即宋云复辟的那个仅仅只有几座城池的宋国——的地位,并恢复宋国在「宋鲁宋三国联盟」中的位置。

    见赵昭默然不语,鲍叔低声说道:“左相大人,再这样下去,恐怕高傒大人也会犹豫不定……”

    『高傒……』

    赵昭眼眸中闪过几分凝重。

    姜姓高氏出身的高傒,差不多是如今临淄最有威望的上卿,纵使是迎娶了吕僖的女儿嫆姬的赵昭,也很难在名望上超过后者,别看高傒的职务不及赵昭,但不能不承认,此人若是说一句话,比赵昭说十句还要受到齐人的认可。

    “高傒大人,不至于看不透……”

    摇了摇头,赵昭终于开口说道。

    听闻此言,鲍叔摇了摇头说道:“非也,昨日管重来找在下时曾透露过,高傒大人在这件事上亦犹豫不定,据管重猜测,高傒大人似乎是有意促成「齐鲁越宋」四国联盟……左相大人你也知道,自先王过世之后,我大齐的声势就不如当年了,而在西边,左相大人的母国魏国,却是蒸蒸日上。”说到这里,鲍叔感慨地说道:“高傒大人,终究是不肯将先王好不容易夺取的「霸主」之名,如此轻易就拱手相让。”

    赵昭闻言报以苦笑。

    对于高傒的为人,赵昭还是非常敬重的,毕竟高傒勤勉克己、老成持重,有时候赵昭在尝试推行什么新政策时,还要仰仗这位卿大夫的护航——只要赵昭能够说服高傒,使高傒明白推行的新政策确实是对齐国有利的,那么,哪怕有再大的阻力,高傒亦会义无反顾地出面帮赵昭承担压力。

    可话说回来,纵使是被称为贤臣的高傒,亦有缺点,比如说,始终不肯正视「齐国正走向衰弱」的事实——在拒绝承认魏国新霸主地位这件事上,高傒亦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也正因为这样,赵昭与高傒的关系若即若离,在处理国事上亲密无间的二人,私底下却几乎没有来往,因为二人在看待魏国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态度。

    “鲍叔大人如何看待这件事?”赵昭冷不丁问道。

    “这个……”鲍叔面露几分尴尬,支支吾吾起来。

    见此,赵昭心中恍然。

    不能否认,鲍叔亦是一位人才,尤其是处理内政方面的人才,但此人的性格导致他善谋不善断,纵使担心自己的决策会引起什么不好的后果,因此哪怕是一件小事,这位士大夫怕是也要权衡良久,方方面面考虑周到,最后才会做出决定。

    因此,别看鲍叔今日来拜访赵昭,仿佛是站在「偏向魏国」的这一边,但事实上,这位士大夫眼下多半还未考虑好究竟站在哪边。

    想到这里,赵昭便转变口风,询问起了管重对于此事的意见,相比较鲍叔,管重要果断地多。

    见赵昭问起了管重,鲍叔脸上的尴尬之色褪了几分,如实说道:“管重的意见与左相大人相近,认为当暂时以魏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