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北上见闻【二合一】(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这里设下了营垒,而楚军在接盘这边的战事后,亦接管了宁阳这一带的城池与魏营,生生卡住了齐军想要追击魏公子润的去路。

    在得知齐军来犯时,驻守汶上的楚国新锐骁将「乜(nie)鱼」当即率兵出营阻挡,看他这架势,虽然并不打算就此与齐将仲孙胜的北海军作战,但也表明了「谁也别想经过此地」的态度。

    这个「乜鱼」可不简单,在「四国伐楚战役」中,他原是宿县守将吴沅的副将吴潘身边的亲兵,当吴沅、吴潘相继在与魏军的鏖战中战死之后,乜鱼与残部投奔项末,受到了后者的赏识,提拔为三千人将,堪称是楚国年轻辈将领中的佼佼者。

    虽然尚且年轻,领兵经验仍然不足,但项末安排他守在汶上,卡死通往平陆的去路,却是绰绰有余,毕竟乜鱼接管的这座魏营,乃是依山傍水而建立,且营外部署了诸多的拒马与鹿角,因此可以说占据绝对优势。

    齐将仲孙胜所率领的北海军,在几乎没有什么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想要突破乜鱼的汶上营寨,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虽然细论起来,魏公子润麾下的商水军曾杀了吴沅、吴潘二将,使得乜鱼至今仍牢记着这段仇恨,但作为一名将领,他此时当然要着眼于大局,听从将军项末的吩咐,死死卡住汶上。

    最终,齐将仲孙胜在远远观瞧了汶上楚营半响后,无奈地选择了原路返回,回军营向高傒以及田耽二人述说此事。

    听到仲孙胜的汇报,田耽亦不感觉惊讶。

    在他想来,既然魏公子润早早就想好了让楚军接盘、而他自己则率军偷袭韩国的战略,那么在此之前,肯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要怪,就怪他田耽自己先前没能看穿魏公子润的真正意图,并没有提前捣毁魏军当时在汶上建造的营垒。

    而得知此事后,上卿高傒则与田耽私下商议:“既然平陆这条路被楚军卡死,不如向东,从鲁地绕行前往东郡,阻击魏公子润。”

    田耽闻言认真沉思了片刻。

    还别说,从鲁地绕行,当然也可以抵达东郡,只是这样绕行的路途太远,至少要比魏军晚个七八日才能抵达东郡,到时候魏军恐怕早已突破了东郡那一带的封锁,渡河攻入了韩国境内,介时他齐军才堪堪抵达东郡,这样的阻击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里,田耽摇了摇头说道:“事到如今,我军怕是追不上魏公子润的军队,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前两日派出的信使,看他能否在魏公子润偷袭韩国之前,将这个消息送到韩国的王都邯郸,叫韩人提高警惕。”

    原来在两日前,即是田耽叫大将仲孙胜尝试追击魏公子润麾下魏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派了几名亲兵担任信使前往韩国预警。

    至于那几名亲兵能否顺利且提前将「魏公子润欲偷袭韩国腹地」的消息带到韩国,田耽也不敢保证,反正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而此时,汶上守将乜鱼也已经派人将齐军企图追击魏公子润的这件事,禀告于驻守宁阳的大将项末,让得知此事的项末感觉有些好笑。

    因为他即将准备进攻鲁国,然而田耽居然还有空去想魏公子润的事,这倒是也有点意思。

    两日后,楚将项末估摸自己麾下的兵将们歇息得也差不多了,遂悍然起兵,踏入了鲁国王都曲阜境内。

    这个举措,直接引燃了宁阳战区僵持数月的平静局面。

    此时,田耽终于醒悟了魏公子润与楚国的私下协议,认为魏公子润肯定是将鲁国‘卖’给了楚国,是故楚将项末才会在他们楚国大举进攻泗水郡的情况下,带领十万军队,屁颠屁颠地赶来宁阳接盘。

    不过对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魏秦楚卫四国同盟」与「韩齐鲁越宋五国联合」的阵营划分已经十分明朗,无论是魏国将鲁国卖给楚国,亦或是楚国有意进攻、甚至是吞并鲁国,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唯独,此刻被魏公子润放回鲁国王都曲阜的鲁王公输磐,心下稍稍有些嘀咕。

    鲁王公输磐并不认为魏公子润此番是纵容楚国覆灭他鲁国,否则,魏公子润何必将他放回?直接将他交给楚将项末,让他鲁国因此投鼠忌器,这不是更好么?

    基于这一点,鲁王公输磐认为魏公子润心中其实并不希望楚国吞并他鲁国,因为这不符合魏国的利益——虽然说魏楚两国目前是同盟关系,但相信魏国肯定不愿意看到一个得到了他鲁国工艺技术的楚国。

    当然,这只是鲁王公输磐自己心底的猜测,对于他鲁国目前的状况是没有丝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