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修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形式语言学【三更】(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指”指向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能指”指向的,是这个词汇的语言。

    在索绪尔看来,世界上,存在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内的每一个元素,都与客观世界的一个或数个概念相对应。而任意一种语言的每一个词汇,都与这个集合之中的一个元素相对应。这种观念近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观。

    在索绪尔这里,语言的“结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务。

    这就是“结构主义”区别于布尔巴基学派数学层面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的结构主义。

    正是有了这些基础结构,具有公理性质的数学概念,也就自然而然的导向了索绪尔的那些思想。

    有可能将语言活动,简化成根据一些形式规则而产生的符号串,并且符号以一种惯用又任意的方式与含义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机械语言的运用,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完成的。

    不过,在这个世界,这种观点很难在文明的早期被提出来。

    因为,在这个世界,修士的行动能力非常强大。就算是文明早期,修士也足以承担“交流”的任务。一个种属、一个文明之内,顶多只有两三种语言,余下的都是方言。

    少了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想要悟出这一重,却是要难了很多。

    而且,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做这种思考毕竟,一个文明也才一两种语言而已,学一个就得了。

    王崎就是因为有心“结构主义”,所以在人族与萳族接触的那会儿,就抛出了这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实际上,萳族的结绳记事,也可以分为“所指”与“能指”。“所指”是绳结的意思,而“能指”,则是绳结在三维空间之中的结构,以及其代表的语音。

    即使是在萳族语言上,这一点也依旧成立。

    在听完王崎讲述这“所指”与“能指”的道理、接受了“符号学”的思想之后,子虚易几乎拜服在地上,羞愧道:“空读了几十年的书,习了几十年的字,却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