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修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完本感言——大概三分之一的圆满(第7/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性”,是否是因为亨利·庞加莱这位几乎可以算物理学家的数学家,所提出的数学观念,与“唯物主义”更加契合呢?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审美的选择吧。选择相信数学实在论的数学家,不可能无视相信构造性活动的数学家的成果。反之亦然。

    或许人类的公理选择与自然本身无关,又或者这两种看法会在更高层面上达成统一?

    遗憾的是,我终归没有更多的剧情,去推演雪国派的思想会在这个世界如何演变了。

    而几条线索,也就在这里达成了联系。

    迷宫篇之后的剧情,实际上就只是“可观测宇宙掌握资源最多的、最聪明的前知者王崎”,通过“理性”与“前知”两种不同的思考能力,布下的最后一个局。

    “生物学”线路上的化形法与病毒,构成了灭世功法的一个要素。

    “天体物理学”提供了另一个要素。

    而在更早的时候,天人大圣文化之中对于集群智慧、AI的厌弃,便是这一刻的伏笔。

    “廉价量子比特对珍贵逆时序逻辑门”的伏笔,以及前知者“涌现”的能力,则是王崎保证这一局不会被破解的力量——从救济天魔王开始,王崎与几位前知者的对话,都是为这一刻在准备着。

    最后的一瞬间,所有线索关联到一起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神京”才开始的。

    由黑洞精的话题起始,并在一个黑洞精的讲述之中结束

    一个完整的故事。

    对我来说,我已经做到了。

    “故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给人以“惊异感”——有一种“挖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异,正是阅读快感的重要来源。

    这一点,欧亨利就总结得非常透彻。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想,我最后的故事,应该称得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或许对提前一

-->>(第7/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