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也不由得升起一种“逆袭打脸”的快感:“你一页书先前不是骄狂得厉害么,因为一个陈佩斯,就把我逼得这么惨,现在我真一发力,你还不是乖乖认输了?最起码,在观众那里,你是服软了!”
明昊这不是虚言,一页晚会经过最初三个作品,接下来的表演,就开始陆续出现国外表演者的身影了。
国际钢琴大师的《出埃及记》,节奏再现史诗传奇,震人心魄。
瀛岛少女组合的jk歌曲,欢快无比。
沙特的土豪王子,阿卜杜拉带着自己的老虎,秀了一把爱宠。
憨豆先生的无对白表演,同样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一页晚会的观众大呼过瘾,在这些中坚节目中,也强势压了春晚一头。
但很可惜,在许多已经被养出“春晚就是看相声小品”的观众那里,其他歌舞类、魔术再好,最能衡量晚会好不好的,还是娶决于语言类节目的优秀与否!
这方面,一页晚会有些落下风,老的小品名家,死盯着春晚不放,年青一代,出头的喜剧人又寥寥无几,哪怕有憨豆先生这样的国际喜剧表演者助阵,依旧显得有些薄弱。
网络上,“央视春晚雄起”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仿佛自林牧那一句对优秀表演者的认同之后,那些宣传的人,就理所当然地把这当成了一个宣传点,完全不理会就事论事的处世心态。
在这样心态下,哪怕老郭的相声,因为时间赶,包袱抖得不好;哪怕是其他几个混日子的小品名人,作品就是在那煽情、教育人,也总是吸引想看小品的观众目光。
反观《一页晚会》,一个好节目,往往就是彻底完整地表演出来,比如说《出埃及记》,钢琴师就真正地把曲子弹了一遍,不像春晚一样,一首歌就截几句,一句一个人唱,赶场般地唱出就走。
这样的情况,对于那些喜欢这一类节目的人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体验,但对大部分不适应这样形式的人来说,就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