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厅之中,公使张邦昌和副使秦桧对面而坐,一人手里都是一份刚刚到手的《共和日报》,翻来覆去的看着。
也不知看了多久张邦昌才把《共和日报》一丢,吐了口气,表情复杂地说:“这事儿闹得,也不知是福是祸?”
秦桧也放下报纸,看着张邦昌:“公使,怎么会是祸?敌酋毙命,敌国自乱,对于我朝而言总是利大于弊的。”
张邦昌在天津当公使已经有两年了,不似秦桧才上任没几日。
听着秦桧的言语,张邦昌只是摇头,“不好说,不好说啊……且不说武好古是不是真的毙命了,便是真死了,周国也未必就乱。你看报纸上都说了,元老武诚久请辞和勋贵武义久参选南开区元老,明天就要投票了。这武义久是武好古的嫡子啊!”
“可武好古还有两个儿子在外带兵啊!”秦桧道,“而且周国的那一般开国功臣,元老勋贵真的能服武义久这个晚辈?依下官看,周国必有一场内乱!
这可是天佑皇宋啊!”
张邦昌抬眼看着秦桧,“会之,你是想……”
秦桧吸了口气:“公使,下官怎么想无关紧要,现在要紧的是立即将武好古遇害,周国发生内战的消息送出去!”
“对,对,得立即报上去!”
秦桧又道:“下官走一遭河间府吧!”
从陶节夫主持河北军务时起,河间府就是河北宣抚司的驻地。而现任的河北宣抚是吕颐浩,在宋朝的文官之中,他也算得上是知兵之人了。
“也好。”张邦昌道,“马上走!晚了就怕周国会封锁界河。”
由天津出发去宋国最方便的就是坐船走界河,如果风向对头,几个时辰就能抵达宋国的清州境内。
在清州境内黄河、界河、白沟河的交界处,宋军筑了一个三河口棱堡。棱堡中设有驿站,在驿站换乘驿马,走150里就能抵达河间府。
如果秦桧卖力一点,一天一夜就能走完全程。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