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参赵构是贼子……两本奏章,同时摆在了官家赵桓的案头。
两本都是密折,但是却都由小黄门在崇政殿中念给一班宰执重臣听了。
重臣们听完以后,全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襄阳发生的事情,来来往往都透着诡异,水深的都能淹死人。不知道内幕的人,谁敢往里面跳?淹死了算谁的?
赵桓顿了顿,又道:“那就将岳和、岳飞和襄阳王赵构都召回长安,让他们在朝堂上对质,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同知枢密院事曲端马上开口了,“岳和、岳飞都是在役武官!”
这是在提醒赵桓,岳和、岳飞不能由御史台和大理寺进行审问,而是得由枢密院和兵部审问。
赵桓脸上闪过一丝不快,“朕知道!对质之后,当由大理寺、御史台、兵部和枢密院四堂会审。”
“陛下圣明!”曲端说。
既然代表军方的曲端都说赵桓圣明了,将赵构和岳和、岳飞父子召入长安的事儿就算敲定了。
至于执行这项使命的,自然是御史中丞秦桧了——还真挺合适的!赵桓也不知是不是有先见之明,居然派个御史中丞册封襄阳王,而且完事时候还让秦桧滞留襄阳。
现在正好把赵构、岳和、岳飞都一块儿带回长安府。
而随行的,还有牛皋率领的一营王府护军。千余兵将,护送也不知道押送着赵构、岳和、岳飞,一块儿向长安府浩浩荡荡而去了。
“中丞,前日离开襄阳的时候,为何在码头上相送岳家父子的官员众多,而他们对孤王却十分冷淡?”
在离开了荆楚王府的辖区后,赵构忽然向和他并辔而行的秦桧提了一个问题。
“哦,”秦桧笑道,“岳家父子毕竟是荆楚军的人,同袍的情谊总还是在的。荆楚这边的官员和大王不熟,自然拘谨了一点,并不是冷淡。”
“是吗?”赵构听了秦桧的话,总觉得有点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