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立石为狱(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天被一群向来看不起内宦的太常寺诸官像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周大使不说是意得志满,也颇有些兴致高昂。虽然钩盾令主管园囿之事,但是园林毕竟也关系着土木营建,周斌这新鲜出炉的阉党干将,在建筑修造上可不算外行。因此上到了这新修造的牢房跟前,周斌也不去看杜岚这位太常寺博士刚吩咐人围拢下的那一圈木栅栏,直接喊了一个诏狱的年轻禁子过来,使了一根长枪对准牢房的墙身就是用力一扎。

    虽然这外面包的水泥也是这两日匆匆浇筑上的,但是也凝固得差不多了。长枪扎上去,只听得笃地一声响,枪尖只在墙身上扎出一个白点,再看看枪头,已经有些伤损了。

    虽然在场的大员们多半知道西园禁军那几个剿了太平道田庄的将官搜抄出来的财货不少,这六一泥也是其中之一。但那些奏报看上去都分外无稽,炼丹方家遍天下都是,就没见过哪个炼丹方士炼出过这种遇水即凝为坚石的泥粉自然,天下炼丹方士的心思第一在不死神丹,第二在点铁成金、缩锡成银,虽然炼化出了六一泥这种特制水泥,也只想着拿来封固丹炉,没有拿来造房子搞创业的觉悟。

    可如今一见这六一泥遇水化石果然不是《齐谐》、《山海经》般的怪谈,而且这石质细密坚硬,显然比寻常采石场的产出还强些,几个年纪大的老官人就已经想到用六一泥封固阴宅的好处来。

    心思活泛些的人,对于百年后的庐墓之谋想得少些,但是对于自家的产业就难免多了些心思,此刻也是一脸热切地看着这六一泥浇筑了一层的屋子。太平道设坛讲道,聚敛起来到底要比那些地连阡陌的大豪族要差一筹,比起经商买田诗书传家兼做勋贵的南阳诸大世家更是不如,连太平道都能炼出这么多六一泥拿来筑墙,换了真正的郡望大族而操持这等产业,又该有何等样的产出?

    这等人想到此处,心思就再也难压抑下去,只恨不能列席听审,从那太平道谋叛头子的口中尽快尽速地将这炼化六一泥的秘诀撬了出来。至于谋叛之事?嗨!刘氏当国近四百载,有周室国祚之半,而无周室之诸侯并起、不尊王化之衰微气象,这说起来比诸上古三代也不差了,些许谋叛小事,大家尽力敷衍敷衍,也就是了。

    要说文官集团,到底都是“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地这么走明经、孝廉这般正途上来的。虽然从孝武皇帝刘彻那时候算起,不管是负薪读书的朱买臣,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一个个大儒刚走上仕途,就立刻变了一副求田问舍不计性命般的穷急猴急之相,但是这个官箴脸面,多少还要顾全的。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不能没有这个“文”字。但是阉党太监么,对不起,咱们是标准的“劳动人民”出身,进了官场也唯见本色!

    所以正当几位太常寺的大人先生还在拈须谋划如何撬开马元义的嘴巴之时,周斌已经掉头就走,边走还边把手一挥:“来啊,把掌着刑名的几位先生都传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愚既然奉着皇差,这审问谋叛之事便不能再多拖延。现在就把人犯带上来,某要亲自审一审他在皇庄营造构建以图不轨的详细!”

    这一迭声的说法真是正气凛然得有类儒臣,但是偏把营造构建给不留神地扯了出来,这可真是不问自招了。紧跟着他的那几个也动了心思的文官,听着这话,却是分外默契地对看一眼:

    这些没卵子的阉货真是在财货事上机灵得离谱,个顶个的都成了积年的老狐狸精。这嘴上说得大义凛然,还不就是借题发挥警告我等,这注的财计,已经被阉党关注上了,若不是什么有大势力的角色,就此免惦记!

    只有此前还自道计谋已得售的太史令没有想通此一节,也是这位清贵的秩六百石文官向来凭星历凶吉之事就能在朝堂上插得上话的,到底少了些官场上看风色的手段。见得周斌拔腿就要走,自己安排在地牢里的种种高明布置,就纷纷成了给瞎子眉目传情的傻子把戏,慌不迭朝前快步紧走几步,攀上了周斌的袖子:“周公,石室之内尚有诸般禁制,可称固如崤函,还请周公一一观视。”

    然而此刻周大使满心火热的都是如何审出太平道六一泥秘方的种种方略,哪有心情看那些本来就看不明白的术法布置?不露声色地将袖子扯脱了开,周斌满面微笑,对着太史令道:“愚不用看,也知道太常寺布置的必然是滴水不漏。公等皆是国之柱石,此间之事,愚便全仰仗公之处分,待逆案一破,愚亲自向张、赵二位常侍为公请功,当前还是问案要紧,愚先去了。”

    说着,也不待太史令答话,这死太监就匆匆地转头奔着诏狱问案的官廨而去了。眼看着奉旨的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