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意不绝,接于河岸。这等气象,与中原膏腴之地迥然不同,让人登高一望,便使得襟怀一畅。
这样风物游赏之下,谁还能记得十几年前,从西域到陇右,处处是生烟起火,处处是叛军张狂,处处是丧家失措的难民?只怕如今自关内委任而来的流官,也没有想过,当年凉州羌乱,他们这些流官的前辈们,是怎样地一个昏招接着一个昏招,最后将自家性命也一并葬送在了兵燹之中吧。
一位头戴一梁进贤冠的老吏,只是前前后后地跑着发令:“今日沧浪台上筵席,比不得招待那些粗鄙无文的本地军头,果子务求精洁,李子与桃都要用深井水沉过的!呔,那夯厮,这祁连山挖来的冰只能用来存去年莎车国送来的新酿葡萄酒,果子冰伤了,可便上不得台面!”
台下一干人等忙碌得人仰马翻,沧浪台上,自有人一身鹤氅,大袖飘然,兼之眉目清朗,望之如神仙中人一般,端坐在主位。这人手中执着一柄象牙为柄的羽扇,一指远处,款款笑言道:“乐泉兄,你是青州寿光出身,这凉州风物,较之青州如何?”
被他呼为乐泉兄的中年人,生着一张国字脸,方头厚唇,看上去似是极为老实忠厚的长者人物。然而左眉中间却生着一颗肉色大痣,顿时将他的面相破坏了好些,反而显出一丝阴鸷气息来。这位便是张掖郡太守段罔,表字乐泉,青州寿光出身,在张掖郡一任太守就是十几年,只因罔音通王,也有人背后直接喊他张掖王的。(盗泉子按:东汉灵帝时期的这位张掖段太守,因作者只知其姓,不知其名,只好向壁虚构,不免遗笑于大方之家。)
只是段罔虽然是流官,但在凉州执掌一郡多年,反倒算得上是半个土著了。比起他这个与凉州本地豪族都说得上话的张掖太守来,反倒是这一任的凉州刺史,是个再标准也不过的官场新人,这新鲜程度,都快比得上某个连跳好几级的兵曹从事了。
说起来这位凉州刺史也是个官场的异数,他姓梁名鹄,字孟皇,原籍凉州安定乌氏,祖上与凉州有名的外戚梁氏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