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0章 ·倚天万里须长剑(五)(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久,地势就渐渐有向下之势。再过不了多久,竟是一直向着地罅间蔓延。石阶小道在石笋与钟乳石间盘旋缠绕,竟是一眼望不到头。

    走在这条向着地层之下,甚至恍若通往九泉的石阶小径之上,李大熊的心绪却是越来越沉静,面前似有一幕幕画面反复在眼前浮现。

    起初,是一头皮毛光滑的黑熊,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除了偶尔进山的猎户,几乎没有天敌。饶是如此,黑熊每日里依旧为了混饱肚皮而奔走不停。

    捉鱼、采果、掏蜂蜜、猎山羊、捕山鸡,都是忙碌到闭目为止。

    直到黑熊在一处山谷中,遇见了一个白发道者,每日呼吸导引,餐霞饮露,而那人的动作,偶尔却似熊形。

    黑熊自然不明白这是修仙之士的熊经鸟引之式,却是懵懵懂懂随之效仿。

    那道者也不以为意,倒是偶尔采药还山,还从药囊里取出些黄精、薯蓣之类服饵之物引逗黑熊。

    便如此,一人一熊相安无事好几年,直到那道者修仙未成,坐化遗蜕而去。

    没了便宜根茎可吃,黑熊依然在道者山居之处驻留良久,却不知何时起,心中却有了一丝灵明,不复懵懂。

    说来也简单,于人看来,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念头:“那白毛两足兽已死了,那我要到何处去”

    虽然简单,却是黑熊头一次有了清醒的自我认识。

    对于山野走兽而言,却莫要小看了这一丝灵明,唯有如此,方才算是捉住了天地间于生灵的那一丝机缘,方才有超脱族类之望。

    也不知这头黑熊在山间发懵了多少时候,又尾行了多少砍柴的樵夫、采山的猎户,这头黑熊却是如稚子学步般,稍稍有了些灵智。

    至此,虽然这头黑熊尚不能以妖怪称之,也算得上是通灵之兽了。

    只是有了灵智,却对黑熊来说,却是忧患自此而生。试想,若将一个人放逐山间,与禽兽为伍,除了那些天然便有些诡异倾向,爱禽兽而不爱人的病态人格,谁人不是痛苦万分

    而一头熊,却自感成灵,灵智增长间,却依然要与禽兽为伍,又是何种情形

    若是这头黑熊乃是在莽荒绝地,自感成灵,那也无非是就乐得处在山大王的位置,还依着本性去行事。

    偏偏它的机缘太好,也算得那无名道者生前养下的灵兽一类。偏偏在它自感成灵时候,那道者也早已撒手尘寰,不要说传法上师,就是些许指引,也没处求去。

    狼孩之所以为狼孩,那是因为后天教养都在禽兽堆里,自然返祖,由人化为异类。而这头黑熊,得了些微后天教养,正卡在由异类化为人的当口,却落了个不上不下,其苦可知。

    也不知吃了多少亏,又拍死了多少倒霉的樵夫、遭瘟的猎户,这头黑熊也不知被猎户追杀了几回,换了几处山头,却在此刻遇着一件异事。

    因为当初受那道者喂了几年黄精、薯蓣之类,黑熊倒是对这类山中穴居的两足兽颇有好感。只是自那位道者坐化之后,再难遇到这等机缘。

    却不料一年深秋,这黑熊正在寻找过冬岩穴时候,在一处隐秘峰峦之下,见着一个两足兽驾着山火飞腾半空,与一头模样怪异的大鸟厮杀。

    这场厮杀也不知经过几个明暗交替,那两足兽终于不敌那怪鸟,被啄破了胸口,落下地来,就此死去。

    那怪鸟吞了这两足兽的心脏,也不为己甚,随即飞离。

    倒是这黑熊,大着胆子向前来嗅了嗅那两足兽的尸首间,却被这两足兽怀里一根竹片触动。

    也便是仗着这根竹片,这黑熊那如混沌初开的灵智,骤然得了极大补益,寻常妖物苦求不得的入门吐纳修持口诀并许多道门秘辛,就这样印入了黑熊识海之中。

    而对黑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件事。

    第一,便是太一紫房、三元宫阙,乃是道门中那位道号文始先生的前辈古仙人留下的秘藏,甚至还与太上道祖几分关系。

    第二,便是那啄死了这身怀竹简的道人的怪鸟,便是刚刚自封贺兰山神的妖王。

    得了竹简开启灵智,又得了道门吐纳口诀,黑熊的修为精进,自然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且它修持了道门正宗筑基之法,身上妖气自然收敛,寻常修行之士也难看出它的跟脚。

    借此优势,兼之山中清修不免静极思动,黑熊便离了山中,化成人形,给自己起了个“李伯玉”的官名,混迹人世。

    起初不过是偶一动念的游戏之举,却不料便在此时,不知多少年都安享香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