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穗九茎同枝”的无稽之谈。
想了一想,乾隆还是在这份奏折上破例不再写“知道了”,而是朱批道:“此事你们所办的甚好,符瑞之事亦有实的,并非皆伪。既是实有,便当报与朕知道。总归你三个是老实的奴才。”
这样朱批在乾隆眼里,已经算是了不得的褒奖话了。也亏是今天乾隆心情好,才肯多写这么几个字,不然也只是批个“知道了”三字就算完事。
这奏折批罢,乾隆也觉得乏了些,站起身来走动了一圈,便听着太监来报,说是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和珅求见。
到了乾隆这个年岁上,似和珅、福康安这样年富力强的臣子,容貌又是或俊雅、或英武,便成了他面前的红人。听着和珅求见,乾隆笑了笑,随即准他入见。
和珅这里领了旨,满脸春风地快步走入养心殿,乾隆也重又坐在盘炕上,随手取了一本奏折来看。
一面看,乾隆目光还是不自觉地落在和珅面上,那一张粉莹莹的瓜子脸,虽然蓄了须,却还是一派含情凝笑的形容,标致俊雅兼而有之,只一眼就叫乾隆心情舒畅了几分。
和珅对于乾隆这样意味深长的目光,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笑吟吟地打袖甩手叩头:“奴才和珅向主子请安,今年新选的一批秀女,奴才已经安排在了圆明园。这批秀女的人才,奴才都一一看了,真是顶顶标致,哪怕安排她们在园子里扫落叶,也是一般难得的景致。奴才只盼主子以龙体为重,不要太过自苦了才是。”
听着和珅说话,乾隆哼笑了一声,漫不经心地将手里那封奏折摊开,只看了两眼,却是眉毛一挑,随即就将奏折朝和珅手里一递:
“又是祥瑞!舒常这奴才也是个不省事的,朕将他转任湖广总督,便是看在这奴才老实本分。却不料竟然昏悖至此,连衡山大火这样的事情,也敢当作祥瑞报上来!”
和珅身为军机大臣,对自己这个主子的心理一向把握得颇准,虽然五岳并称,唯有泰山、衡山,极受皇家重视。东岳泰山不消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