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2章 .使臣舟车向日边(十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里地,他打着救援武昌府的旗号,就直接端了沿途州县的库藏,沔阳知府多说了两句,就直接给他一脚踹落水里,直接淹死了事!

    没法子,谁叫这位虽然只是个正蓝旗的出身,可也是宗室。有清一朝,不管是三藩之乱、教案之乱还是太平天国之乱,但凡宗室带兵过处,都是真正的“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兴兆还算是肚里有几本“子曰诗云”打底,吃相好歹不那么难看,太平天国洪杨之乱时候,满洲将军胜保那些屠城、洗劫士绅、劫杀钦差的举动,事情做得比他还绝!

    一转眼之间,从荆州到武昌,不知道多少小民破家。

    反过来,这又给了久在襄樊地方经营的收元教、混元教这些地下教门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

    此地空虚,欢迎造反!

    说起来,在另一个时空,乾隆、嘉庆父子将这些教门统一称呼为白莲教,也不能算错。除了“无生老母”这个原创的神仙,收元教也好,混元教也罢,奉行的还是摩尼教那套脱胎自拜火教的光明黑暗对立理论。“弥勒下世,末劫收元九十六亿皇胎儿女”,说穿了,还是摩尼教“引导光明之子返回明尊国土”的那套老东西,说他们是明教余孽、白莲支脉,真没有冤枉了他们。

    但是这套理论,对于身处衰微混乱之世的人们,吸引力也是足够大。不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拳,拿来鼓动人心的,也不是什么杨秀清“天父附体”、洪秀全“耶家老二下凡”,更不是大师兄大师姐们糊弄事的“扶清灭洋”,而是它们打包票一样,许给了大家一个影影绰绰、似乎能看到一星半点的未来好时候!

    姑且不用管,那未来好时候是叫做“弥勒治世”、“天国田亩制度”还是“灭了洋人二毛子,大清安享升平年”吧……

    转眼间,那些混在衙门里当书办、作捕快的传教师,那些藏身在乡间、偷偷向人传授真言秘符的老教头,一个个都跳了出来。不但聚众烧香不再避着人,就连什么“牛八家(朱家)当复位”、“无影山下老客来”这些谶语也开始到处传扬起来。

    而到了这个混乱时候,襄樊地方的地方官能做的事情,只是尽量收拢衙役,决不肯朝四乡里迈出一步。然而就连城里的秀才们都清楚,襄樊地方,师爷、书办、捕快、衙役,每到晚上就聚到一起开坛烧香,拜的就是无生老母!

    这个时候,就连再死忠于大清的人物,也看得出来,起码在湖北一省,大清的统治就要整个玩完!

    甚至等不到襄樊地方的教门起事,就有个名叫汪履安的秀才带头,多少大户封门闭户、囤粮自守之外,也准备好了砒霜、火油,其中用意,不问可知。

    末世景象,莫过如斯。

    湖广乱象已起,两江两广,又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闽粤地方上,这里曾经是晚明嘉靖万历年间,海商与海盗们崛起的地方,横行倭国四岛的汪直、在明末清初留下浓墨重彩的郑氏,给这里的风气带来了一股海贼的悍捷之气。但是经过清初的禁海圈界、土客仇杀几番拨弄,又将这里的人们鼓动成了重地域、认私仇的狭隘典型。

    比起湖北地方上的告急文书,被红铜冠截留下来的两江急报,就显得更荒诞也更血腥得多

    在本该是金钱帮管控的赣州府,江西、安徽商帮冲突,起先是砸戏台,后来变成烧会馆,再朝后,就成了“江西人杀安徽人”!纵然没有地下教门鼓动,单凭地域仇视,也能掀起一场如此血腥的大乱!

    而如魏野与慕容鹉所料到的,在大员岛上,江湖消息灵通的天地会,远比至今尚不知燕京易手的各地督抚更敏感。天地会香主林爽文等人趁机而起,攻下了彰化县。

    可是紧跟着而来的,却是同属福建的漳州人与泉州人在移民大员岛后的地域仇杀全面爆发!

    但知有宗族,但知有同乡,而不知有诸夏。

    身为红铜冠小组在东南沿海布局的重要区域,这场走向荒诞的大员起义,让慕容鹉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予以关注和处置没有了清军介入,这些人真的能将人脑子打成狗脑子!而若是站在岸上等这场仇杀落幕,郑氏收服这座岛屿以来多少代移民胼手胝足开发大员的成果,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但饶是如此,所有人的目光还是放在了西北。

    乾隆朝如今硕果仅存的名将海兰察,还有风闻直隶之变,立刻就丢下河南睢州的督河工程、西奔陕西的武英殿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海兰察的老上司,当年征讨大小金川就在一起共事,海兰察当时担了个败军之将的名声,还是阿桂上书乾隆讨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