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铜头铁额,刀枪不入。这伙叛臣起兵造反,又有风伯雨师一班神人相助。那时节呵,蚩尤氏吞云吐雾,把个轩辕黄帝困在了泰山之上,却有个九天玄女娘娘,带了天书神符、灵幡宝剑,来至轩辕黄帝面前……”
“莫怪小老儿说起这样一段旧话,实在是过去说得熟了,然而足见神仙是个真有的,也难怪如今许多人巴巴地去寻他。哦,这位尊客,你道是过去汴梁城里也有许多道官,都是有法力的,怎么却说那莲叶翁是个神仙?实不相瞒,小老儿乃是个凡夫俗子,不过饭比诸位多吃了几碗,可巧的寒舍正在东水门外。话说昨日傍晚,小老儿一家正待吃了饭,出来消食,却见汴河上漂来一片荷叶。这荷叶可了不得,大如一张竹席,翠生生地好看,竟是小老儿从未见过的异种。那荷叶上坐了一个道人,道貌清奇,手中摇着一柄蕉叶扇儿,坐在那河心,就似我们俗人坐在凉席上一般,任凭河里浪头翻上翻下,只是不动。那荷叶直漂到州桥下面,沿途也不知聚集了多少闲人,只说是‘好个莲叶翁,好个水中仙’!那道人却是不理不睬,自家下了荷叶,就朝着城北而去……”
围拢在这说书老人身旁的听众,也有得空出来耍乐的闲汉,也有向酒肆卖了蔬果、得了钱准备返家的小贩,更有几个道人与和尚,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这两年道门与佛门间大小冲突不断,尤其去年间,赵佶闲着无聊下了那么一道诏令,要修改佛门的仪轨法度,改诸佛为大觉金仙,菩萨罗汉都改名仙人大士,连和尚尼姑也改成了“德士”、“女德”。但是除了那些苦修参禅之辈,天下僧尼大半只是图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便改成“德士”,又不妨碍大家去施主家里赶斋。只是要头上裹块帛子,绑个道冠,实在是太麻烦了些。
当时汴梁城里,也有不少和尚,向道士讨了旧道冠来戴。只是都门中的读书人嘴巴坏,见到这个和尚戴道冠的场面,就做了几句小令,道是“祥瑞好,古来少,葫芦上面生芝草。”
这凑在一起的一道一僧,也有着借道冠的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