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4章 燕山雪,燕山血(三十五)(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夜色方退,角声即起。

    “霜天晓角”这四个字如果只是词牌,那无非是文士樽前浅斟低唱的风流生涯。但换成了雪原之上,大营雄踞,朔风翻卷一面面战旗,簇拥着中央那白虎为象的帅旗,气象雄烈之处,仿佛依稀回到了当初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亲率契丹大军纵横北地的年月。

    帅帐正中,耶律大石头戴点金兜鍪,一身青黑色的明光瘊子甲,连甲片上那冷锻后留下的小铁瘊子都带着青黑冷光。整个人看去仿佛一尊犹带三分唐时遗风的神王造像,不怒自威,气度天成。

    在后世想象中,辽国宗室也好,后来的女真贵戚也罢,甚至什么匈奴、鲜卑,都时刻都在头上裹着貂皮大帽子,耳边还要垂下几条貂尾来。但事实上,辽金贵人的汉化程度可比爱新觉罗家强了不少,除了在光头上留下几缕发辫外,在章服器用上却是格外迅速地接受了汉家制度。就连耶律大石这位辽国宗室,平日里也多是圆领公服的士大夫装束。

    自然,辽军装备的甲胄也基本沿袭了唐时明光甲、五代步人甲的形制,甚至不仅辽军甲胄如宋军,西夏、大理、青唐蕃部也莫不如此。两军对阵的时候,如果没有旗号区分,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交战双方哪边是宋人,哪边又是辽人。

    但耶律大石坐在这里,绝对不是为了回顾唐以来的东亚甲胄发展史的。

    他的手中握着一节树皮,光滑泛青的桦树皮上,那一段质朴无文的墓志还带着一股火灼的焦意。

    这位辽军统帅面上满是玩味神色,缓缓道:“紫虚郎、南华郎,这都是宋人道官的名色,如何能领军打仗,深入敌前?据传,此番伐辽,还有一位守静先生,领了宣抚副使的差遣?宋室崇道如此,竟以黄冠秉政,内宦掌军,以羽士为将佐,大军困顿于边境不敢北上,却派了这许多道士做这等勾当!宋人此举,何异于前唐越王李贞,带避兵符去攻杀则天皇后的大军?”

    他这番评价,两旁辽人将领也都算是契丹百余年菁华所聚的一点余烬,纷纷颌首,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