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7章 风起萍末乱天常(五)(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不料,那年春天,桃花山无端便没了声息,只听说山里有什么水神显圣,得了朝廷敕封,整个山头都沉作了一汪大湖。俺们打发去桃花山的人,也没有寻着那两个头领,这桃花山许多人马这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此事十分地作怪,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缘故。”

    宋江听了这话,摇头道:“或许那两位首领是遇着什么天灾,也未可知。今日遇见的这僧人甚是古怪,也不知他来路如何,为何这般戏耍于我。”

    几个人惊一阵,怪一阵,疑神疑鬼,依旧朝着青州方向去了。

    ……

    ………

    大宋的江山万里,原江南,有人雌伏而不甘心,有人已经蠢蠢欲动,可将目光收回,转向宋辽边境,又是另一副忙碌景象。

    伐辽大军原本一直顿在雄州,不管是蔡攸童贯,还是老种小种,以及西军那些有数的将门家主,一个一个,有资格的都在扯皮,试图争夺这场攸关大宋国运的战事的主导权。而地位稍差一点的,则早早根据各自的利益所关,开始选边站。

    不过随着涿易二州不复为辽人所有,宋军终于有了进兵的可能,这个时候,西军将门和童贯蔡攸这对宣抚使、宣抚副使的官司也打得越发白热化。

    当然,间更少不了许玄龄这位道官搀和,把局势弄得更加混乱。

    之前童贯方面派出了赵良嗣,西军方面则是熙河军姚古的养子姚平仲,试图绕过许玄龄这个光杆道官,掌握涿易二州。

    但赵良嗣和姚平仲这一去,成了黄鹤一去不复返,而许玄龄只是装傻充愣当不知道。

    最让童贯和蔡攸腻味的,是涿易二州易帜的事情,早通过许玄龄的路子传入了汴梁,赵佶固然对这般功颇为激赏。但同时,童贯还在雄州按兵不动,这让大宋最具艺术家才情的那位官家有点不满了。

    虽然童贯的圣眷始终不减,但赵佶也从方方面面的渠道暗示了这位童宣帅,让他立刻挥师北,收复燕云,不要再顿在雄州等过年。要不是顾虑童贯感受,只怕赵佶直接通过政事堂发明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