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5章 白雪纷纷化赤霜(三)(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独马扩,他带来的那些西军和河北兵马,只要身上有个武官的身份,便每天有着出来放风的“特权”。

    有宋一朝,冗官可说是个绝症,三十七阶文官、五十三阶武官的升官路漫长无比,多少人煎熬一生也不过沉沦选海,到老依旧是个八品、九品出头的选人。但是这套叠屋架床的体制,倒弄得低品的文武官员满地都是,光是马扩、姚平仲、赵良嗣这三人带出来的人马里,没品的进武校尉、进义校尉这样的小军头也有不少。

    虽然大宋从赵匡胤算起,就继承了五代的那套军制,再怎么弄些“杯酒释兵权”之类的改良手段小修小补,也改不了宋军本质上就是个职业军人集团的事实。比起唐时那些要自备甲杖出征的府兵,或者朱元璋那形同农奴的奇葩卫所兵,宋军这些职业军人也有着十分突出的时代特征。

    像地方州县所掌握的厢军、屯驻禁军这些有名无实的“赤佬”不必说了。厢军与屯驻禁军但凡有一丁点战斗力,有宋一朝就不会闹出各种“三十六人”、“一百单八人”的“大寇”劫掠州县,以至于“诸路不安”的笑话来。而最有战斗力的驻泊禁军,也就是所谓边军,看西军这些年来表现,什么哗变、冒饷之类破事从来就没断过。

    当初韩琦用一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喷得狄青讷讷不敢言,后人读书一知半解,只说是宋人重文轻武,坏了汉唐以来的慷慨悲歌之气。但是韩琦说这话的时候,哪里是针对狄武襄一人?实在是要狠狠杀一杀边军中诸如焦用之流“好男儿”盘剥士卒、贪墨粮饷的风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将官贪墨成风,下面这些丘八爷军纪差是不用说的了,祸害起地方来,比起所谓“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更强蛮到了极处。甚至犹带五代兵变遗风,只要闹起饷来,军中锐卒拆了地方官的园林亭台烤火都算是家常便饭。

    就是以“树洞灌水取球”的段子长期出现在儿童教育读物上的一代名臣文彦博,面对这种闹事的禁军也只能捏着鼻子忍气吞声。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