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切割包围。而后集中我方优势兵力,寻机全歼?这个思路不错……不过对宋军方面的处理还是稍稍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这部分,就由洞明飞捷司方面进行补完吧。”
魏野这句话,算是给这场军议定了性,也为易州前敌处置司的作战计划做了背书。
……
………
白沟河南,河面冰封依旧,厚实无比的冰面上泛着淡淡青白色的光,粉末状的残雪在冰面上无处可依,寒风一吹便微微滚动起来。
河岸边,来自童贯亲领的胜捷军、刘延庆所领的环庆军这两支军马所组成的接应涿易二州兵马,终于离开了雄州驻地,花了两日辰光、连正兵带辅兵,疾行了百余里路程,终于到达了白沟河这条宋辽界河之畔。
没法子,宋军大规模聚集的雄州城离着宋辽边境就是这般遥远,若不是带队的王禀是童贯的死忠、统带环庆军的韩遵又是刘延庆一贯倚为腹心的斗将,而胜捷军、环庆军也算是西军里素质过硬的军马,还未必有这般速度。
若是王禀和韩遵统带的全是骑军,除了甲胄兵杖之外只带斗许米粮,这个时候早就直越白沟河,进入辽国境内。
然而如今王禀和韩遵都晓得,所谓“涿易二州易帜归宋”这大捷里不知掺了多少水分,占据涿易二州的那些军马究竟打的什么盘算现在也很难说清。这般情势下,孤军深入辽境还不带上足够粮草,那就显得太过无智了些。
也亏得王禀、韩遵都是军中颇得人心的重将,统带兵马也算是颇有章法,兵马行进、粮草转运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才终于赶到了白沟河畔。要换了个人,只怕现在还在和军中转运司马就军粮的问题扯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