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朝前回拨一个时辰,就在王禀和韩遵亲率胜捷军与环庆军准备越过白沟河的当口,易州与涿州二城的北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就爱上网 ……
冷兵器时代,战争最残酷的一面,永远都在那些城防最严密的要塞与城池中上演。一座坚城,只要它还有一支敢于驻守在城墙上的部队,城中的粮草积储又足够支撑守军和居民长时间消耗,那么这场攻城战就变得异常血腥而漫长。
战国之时,那位以“千金市骨”名留青史的燕昭王,命一代名将乐毅讨伐齐国,打得堂堂齐国只剩下临淄一城苟延残喘。但临淄守将田单就凭着这一城之地坚守不降,甚至守城之余连出奇计,逼得燕帅乐毅挂印而走,又摆下火牛阵大败燕军,凭一人之力尽复齐国之土。
田单复齐固然是战争史上少有的奇迹,但战国之初虽然号称是“礼崩乐坏”,但为将帅者多少还有一点士人风骨,像白起之流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毫无下限的狂人毕竟是少数。而纵观战史,诸如唐时睢阳城、宋时襄阳城,像这样以孤城而阻大军的例子也是历历可数。
究其原因,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攻城一方可以说在“地利”一项上完全失分,只要守军主帅不是那号天生没有膝盖骨的软骨病患者,单凭城防优势就能够大量杀伤来犯之敌。而攻城一方除非肯付出军力大幅度折损的代价,否则也不会轻易攻城,而是以围城对峙的手段,直逼得城中存粮消耗殆尽,不得不煮皮革、捕老鼠,甚至吃人肉的时候,才一鼓作气攻入城中。
而更高明的统帅,则会采取“围点打援”这种经典战术。或者就像蒙古灭金之战那样,面对金国用铁水封死了居庸关大门的誓死一战模样,铁木真直接绕过居庸关防线,破紫荆关,直取金国中都。
但是在道海宗源的兵棋推演中,这几种传统的攻城法,都失去了意义
以冷兵器时代最残酷的蚁聚攻城而言,别管是契丹还是女真,只要他们舍得死,道海宗源上上下下就舍得埋。经过离火裁金院重新设计的涿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