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5章 天风排云埋九垓(十二)(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些红玉髓般的火色也渐渐退去,露出了大威德明王已经变得如白玉般温润的皮肤。

    圆润的身躯不再有丝毫暴虐之气,反倒像是一尊布袋和尚般充满了慈和到滑稽的气质。

    那些握着各种尸骸法器的巨掌,此刻却是拈起了一朵朵香花与果枝,恶戾之气再难寻一毫。

    大威德明王的火眼之中,某人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也要放一通嘲讽:“戾气不存,黑皮美白,这德行还说什么大威德明王,干脆再做个鼻子拉长、耳朵拉大的整容,改名叫象头财神算了。”

    然而嘲讽归嘲讽,感受着那股渐渐浓重的救赎意,火眼之中却是生出一股坚定的抗拒来。

    耶稣大愿令人敬佩,不论是这片漆黑的罪海还是强势的魔神,都是救赎的对象。

    迦罗文殊不愿被救赎,而魏野却是不接受这样的救赎。

    但是圣光渐盛,渐渐充斥在这个由罪海冲荡而出的时空通道中,就连最狞恶凶猛的大威德明王都在圣光的沐浴下变成了这种肥白憨拙的可笑样子,那么魏野区区一散仙,却又有什么办法去抗拒即来的命运?

    大威德明王额上那一只如火丹般炽烈燃烧着的火眼,看着藏身于光明莲茧里的迦罗文殊,看着已经渐渐失去恶煞戾气的大威德明王宝身,看着那只圣杯,依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当年我在高野山上,见着那位迦罗文殊,骄傲得仿佛愚蠢无比,只凭华弁文殊莲华光与魔神不死之身便认为站在了世间最高的峰顶,然后被我略施小计,阴得在漫长的时光长河中无缘还乡。”

    “今日我在罪海之上,见着这位迦罗文殊,却是神通殊胜,广施妙用,营造的这场诸天大劫,逼得神明束手无策、仙家焦头烂额,然而对着命定的天敌,你的表现就像是在树荫下躲避春日暖阳的一捧残雪。”

    莲茧无言,明王不语,只有魏野的声音很不和谐地在圣光中响起:“我承认,比起这位救世主,魏某就像是月光下的萤火虫一般不起眼。然而就算是最皎洁的明月照拂下,萤火虫也依然能发出自己的光来,而不肯将自己的舞台让给明月。”

    既然罪海为舞台,那么有资格置身这片罪海之上的存在,自然都有过人处。

    否则,若是换了一名仙人、一尊菩萨、一位救主在此,却被无边恶孽染化,那便只能成为罪海中千万罪恶的一分子,成为此刻圣光救赎的背景和道具。

    迦罗文殊已经完成了他的表演,直到当前这一步,一切都依然在他的神通推演之内,不曾稍偏半分。

    那么,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在剧情无法再转逆的当下,魏野还能有什么多余的表演?像是那些插科打诨的小丑那样,说一些不咸不淡的玩笑话,然后鞠躬谢幕?

    便在此刻,大威德明王的水牛头左侧,忽有墨莲绽放于脖颈之上,墨莲中浮现出了一张脸,头戴九旒之冕,威严若云间帝王。

    紧接着,便有火莲绽放于大威德明王的脖颈右侧,火莲中自有一张道士面,头戴竹冠,脸带轻嘲,冷观世态。

    而后,从大威德明王的顶门之上,无端绽开一朵青莲,青莲之上是青巾束发的年轻学究面相。

    佛门的菩萨、明王,多有头上生头、脸旁长脸的异相,本不为奇。可是大威德明王多出的这三张面孔,或为威严帝君,或为玩世道者,或为朴诚学究,却都是魏野一人。

    帝君面相直视着将要充满这片罪海的圣光,忽然开声道:“景星光明,充塞三界,譬如释迦文佛,右胁下生、发愿出家,乃至菩提树下顿悟本来,皆有景星为兆。然而此刻星瑞如斯,所应何事,以何因缘,显于我等面前?”

    道者面相随即应声道:“善哉善哉!下元太一君此问大妙。以魏某所见,此乃有人以大愿力受生,愿为众生发大慈悲心,尽灭世间万罪。以此大愿故,天现景星之瑞,故为祥兆。”

    道者面赞叹才罢,学究面紧跟着应声道:“既然有圣者受生下降,则当与他结一善缘,两位道友当随小生同携宝箧,为他做一汤饼会可也。”

    三仙面相同时开声,迦罗文殊所分出的大威德明王宝身似在抗拒身上多出的这三个“赘疣”,却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圣杯蹒跚行去。

    一歪一扭的步伐,前行三步,后退两步,大威德明王的水牛面更是怒吼连连,却是架不住自己的身躯离着耶稣圣杯越来越近。原本高如山岳的明王宝身,越是靠近耶稣圣杯,身上就白皙一分,身形就下落一分。隐隐能见着一个个小如微尘的大威德明王法相,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圣杯中去。

    迦罗文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