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鼓泡、变形现象,也有紫口铁足的特点。
民钧的胎质相差较大,有的叩之可有金属声,有的则是声音发糠,但总的倾向是胎质粗松。
官钧在施釉上一般及底足,较少露胎,而民钧则露胎较多。
元钧窑瓷器的胎体粗厚,坚硬结实,与宋代为宫廷生产的用品灰青胎钧瓷完全不同,胎色发白,颗粒粗,小孔及裂隙易察觉。
这个东西,很显然就是宋代的官窑钧瓷。
克里斯拿这个东西出来,自然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诚意。
宋代官窑钧瓷,那可绝对是无价之宝啊。
“怎么样?张先生还满意吧?”
克里斯笑着问道。
张天元点了点头,仔细鉴定了一下这件瓷器的真伪,通过鉴字诀的确认,的确是一件真品。
“好,不错不错,那第二件东西是什么?”
张天元开口问道。
“这第二件东西,同样不凡,先生应该听说过珠山八友吧?”
克里斯笑着问道。
“嗯,这个自然。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
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据说晚清民国年间,西江景德镇一带聚集了不少创作瓷板画的艺人。
192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客商预订瓷板画,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每人画一幅瓷板画,画完之后,很多人看了都非常惊讶和喜欢,请他们八人继续画。
这样,他们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