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二章 关门打虎,小心被吃(二)(第3/4页)
这其中一件应该是清代宜兴窑紫砂带盖钵,通高122厘米,口径14厘米;
通体呈扁圆球形,有盖,子口,圆唇,鼓腹,圜底;
盖内有一菊花形戳记,内有“荆溪”二字,还有一方形图章戳记“邵文茂制”。
邵文茂,清顺治宜兴紫砂艺人,具体生卒年无考,善制各种器物。
此器当为贮藏茶叶的器具。
明清时期以散茶为主,如贮存不当,茶叶就会变质,茶叶贮存用具就显得重要,紫砂器用于贮存茶叶,具有茶色不损的特点。
还有一件是清乾隆款斗彩团花纹盖罐,高12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63厘米;盖面平坦,正中间绘团花,内为菊花纹,盖边绘缠枝菊花纹;
罐口沿内敛,圆鼓腹,下腹内收,浅圈足;
罐肩部与近底部绘小花朵纹,腹部绘团花,内为菊花纹,间以缠枝花卉;
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官窑款。
斗彩技法萌发于明宣德年间,成熟于成化年间。
清代斗彩有仿成化斗彩,也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品种。
乾隆斗彩器型多,装饰华丽,色彩绚丽缤纷。
在制作、绘画工艺方面与雍正朝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色,纹饰往往对称或开光装饰,多见团菊花纹。
团花纹成熟于隋代,隋唐陶瓷器上常见,多以模印手法制作,明清两代团花纹再度盛行,表现手法为彩绘,乾隆时期的团花纹纹样新颖,别具一格。
最后一件是清乾隆款白地青花绿龙纹盖罐,高21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8厘米;盖面平坦;罐直口,短颈,溜肩,圈足;
全器以白釉为地,青花勾边填以绿彩,肩部绘八宝纹,腹部绘龙纹,近底部绘莲瓣纹;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官窑款。
此器用于贮存茶叶。
此器绿釉近似明代成化、弘治时绿彩器的色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