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反正又赢不了,何必呢。
“啧啧,这件应该是明弘治青花法圈纹罐吧!
妙,妙啊!”
张天元大笑着,扑向了第三件东西,这个罐高105厘米,口径53厘米,足径57厘米;
与明成化时期器物相比,法圈周边的火焰图案更具装饰趣味,而仰覆蕉叶纹显得瘦长,其外部轮廓线被勾画成两根相交的直线,颇具特色。
底有釉,釉下署青花“长命富贵”吉祥语款。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于秀才与上书者,因文中的字音不遂其心,便消灭作者的肉身,开了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先河。
这一“创举”,亦使明代人特别讲究谐音,故对罐的喜欢,超越了其他朝代。
这一时期,吉语款特多,如:天下太平、富贵佳器、长命富贵、永保长春等。
同时,对字形及涵义更有见地。
譬如,“长命富贵”、“富贵佳器”的“富”字,宝盖上往往省(减)去一点,寓意富贵无顶。
还有增笔“寿”字款,寿上加山字头,意味“寿比南山”。
创写这些减笔字与增笔字的心态,是求吉利。
一如现代人惯于在大门上大大咧例倒贴“福”字,借此获得称心满意的口彩。
“咦,这个是明嘉靖青花锦鸡罐!
捡到宝了啊。”
嘉靖的青花瓷,也是相当炙手可热的好东西啊。
这件罐高176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108厘米;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笔道流畅自然,着色轻敷薄染,具有层次感。
青花用回青料,蓝中闪紫。
胎质细润,形制工整。
关于回青料,明代王宗沐《江西大志》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
“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