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那么舍我其谁的大老板气质!
白浩南有点笑,把已经有点不耐烦坐童车希望玩耍的女儿交给了于嘉理,自己和仲教练回到场地边,在一片忙乱的接待中坐到主席台边,然后就又一言不发的开始观察场上的孩子,仲教练开始还想套近乎的递烟、寒暄,李琳已经很熟悉白浩南习惯的从自己兜里拿出个小纸本跟一支笔放到他手边,然后对这边做个手指放唇前的噤声动作,小婉那边干脆冷冷的伸手挡了:“白总不吸烟,谢谢不要打扰。”
说不定白浩南走了以后,小婉她们反而从牵牛那里可能会得知点什么,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跟这个秃头画上等号。
白浩南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奔跑跳跃射门盘带的孩子们身上了。
他不在乎有没有娴熟功底,而是观察那些孩子的运动机能,因为有了训练营,可以说十二三岁前的孩子都可以从头练习,在专业熏陶下少儿球员那点年龄技术上的差距很容易被弥补,重点还是天赋和热情。
回到国内已经一年出头,真正开始接触青少儿足球训练,从白豆触球开始,也有快一年的时间了。
这时候的白浩南已经在脑海里面有了相当的感受参数,同龄阶段最好的体质和普通孩子几乎能一眼看出来。
但是对于足球的天赋还要困难些,有些孩子要到十几岁甚至二十多岁以后才会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足球场上大器晚成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足球青训的球探工作历来就是个非常重要的活儿。
欧洲那些顶级俱乐部青训梯队里面往往有上百人组成的球探部门散布到全世界各地去淘好苗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白浩南可能最适合的就是做球探,他对无论大小的球员们动作有相当深刻的记忆印象,回过头也能放电影一样娓娓道来的复盘叙述,这点从他最近频频在蓉都的训练场边评点各种比赛球员特色强弱点,就能可见一斑。
这时候的白浩南,已经见过数千名从学龄前到十六七岁的足球青少儿,这等于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