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脑子是个好东西,但很多人就是没有(第2/6页)
个个坐在场边都不聊天了,时而握拳,又时而咬牙切齿的冥思苦想,希望能把这种教练提到的好感觉捕捉到。
其他替补也轮不上跟他们废话,因为白浩南不停的在换人,这热身训练赛没有人数限制,连守门员都在换,但是和第一场那种乱七八糟的换区别很大,每个局部始终保持十多分钟不换,换人的距离都很远,不会出现某个局部全是新换上来的情况,特别是前场弹头,中场老董,后场老黑,这中轴线上的三个人一直巍然不动,这也是比赛中最擅长用喊叫指挥左右同伴的球员。
所以已经搞明白白浩南这种叫喊特点的阵型一直不会乱,换上来的人始终处于局部被提醒的状况,更何况他们现在上来就明了自己最该做什么。
同样是换人,今天呈现出来就是刀刀见血!
换上来的人很有针对性的刺杀对方被发现的弱点,理工大的校队猝不及防,连职业队都很难做到自我调整弥补,更何况这样的业余队,很吃力!
很难做出有效的进攻,整个势头从上半场一开场就是被压着的,等下半场以后更加如鲠在喉般难受,处处掣肘的不舒服,好不容易有几个球员依靠自身能力起势,立刻会被对方换上来的球员针对性的浇灭,更不说上战术的展开,到处都在被捅刀子的千疮百孔那样狼狈!
一直在疲于奔命的应对。
那相应的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整个代表队打起来愈发顺手有信心。
人人感觉都很好。
白浩南今天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升级版。
故意先压住大学生们的骄傲,又绝对肯定他们对球队的价值。
试验的结果很特别,少了几分张狂,多了些冷静,甚至连进球以后都下意识的会探头看看白浩南,看教练是否注意到了这个成果。
白浩南配得上他今天的行头,没什么欣喜若狂的反应,远远的用手势示意整个进攻里作用最大的球员,不一定是进球的人,甚至可能是整个攻势从后场发起得最果断的那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